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74章 大周后周娥皇 (第1/4页)
周娥皇(936年-965年),南唐司徒周宗长女,十九岁时入宫为妃,得到后主李煜恩宠。 建隆二年(961年),李煜继位,册封周娥皇为国后。 乾德二年(964年),周娥皇因病逝于瑶光殿,时年二十九岁,谥昭惠,葬于懿陵,史称大周后。 周娥皇精通音律,能歌善舞,尤工琵琶,曾创作乐曲《邀醉舞破》、《恨来迟破》,并搜寻五代时已失传的《霓裳羽衣曲》,改订为新曲。 周娥皇与后主感情甚笃,李煜曾为其创作《书琵琶背》、《玉楼春·晚妆初了明肌雪》等诗词,及其去世,又作《昭惠周后诔》、《挽辞》以纪念,为后世留下了鲜明的文学形象。 …… …… 姓:周 名:宪 字:娥皇 入宫年龄:18岁(公元九五三年) 封后年龄:26岁(公元九六一年) 死亡年龄:29岁(公元九六五年) 父亲:南唐宰相周宗 丈夫:南唐后主李煜 meimei:周嘉敏(小周后) 相貌: 娥皇娴静聪慧,气质高雅;她长得花容月貌,肤白似雪;眉弯似月,唇小似樱,腰细如柳,以天仙般的容貌压倒群芳。 国色天香,生的花容月貌,清丽秀美而又典雅高贵,举止谈吐无不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令人见之忘俗,我见犹怜。 凤眼星眸,朱唇皓齿,冰肌玉肤,骨清神秀。 明珠美玉一般俊极无俦的人品。 有如江南水月的秀美,温润如玉,清澈如水。 如姣花软玉一般惹人怜惜。容色照人,明艳不可方物,天女下凡莫过于此。 气质: 高贵典雅,洁若百合,秀若粉荷,雅若幽兰,清丽脱俗,淡雅超群,气度清华,娇美却又不失典雅,清秀却又不失柔美。 高贵不可方物,秀雅绝伦,姣美无双,俊极无俦,典雅似玉。 肌肤: 肤如凝脂,白里透红,温婉如玉,晶莹剔透。 比最洁白的羊脂玉还要纯白无瑕;比最温和的软玉还要温软晶莹;比最娇美的玫瑰花瓣还要娇嫩鲜艳;比最清澈的水晶还要秀美水灵。 艺术创作: 【高髻纤裳及首翘鬓朵】的宫装,《邀醉舞破调》,《恨来迟破调》。 收藏:『烧槽琵琶』 …… …… 娥皇其名: 之前很多人管南唐的大小周后叫周蔷、周薇,这是根本不正确的,周蔷、周薇的说法来源于民国时期鸳鸯蝴蝶派作家的小说。 史书上有明确记载,大周后字娥皇,而小周后的字并没有记载,不过清康熙、乾隆年间盛行考据学,清代的考据学家戴震考证得出小周后确实字女英。 80年代,台湾一著名史学家根据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一些历史资料,然后又走访了江南诸地进行考察,他考证出大周后大名叫周宪、小周后大名叫周嘉敏。 娥皇生平: 说到五代十国,必说南唐,提及南唐,自然而然就想到在诗词上颇有造诣的后主李煜。 至于李煜,作为亡国之君,历史不会忘记他;作为文人,文学界不会遗弃他。 不论他的一生是功是过,总而言之,他在中国历史上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而对于他那容貌惊为天人、才学无人能及、英年早逝的妻子周娥皇,人们了解的又有多少呢 才貌双全技压群芳: 周娥皇生于公元936年,比李煜大一岁。 她的本名是周宪,“娥皇“其实只是她的字。她出身南唐世家,父亲周宗早在“徐知诰“任刺史的年月,就已经跟随在未来南唐烈祖的左右,是不折不扣的元勋功臣。 出身名门的周娥皇娴静聪慧,气质高雅;她长得花容月貌,肤白似雪;眉弯似月,唇小似樱,腰细如柳,以天仙般的容貌压倒群芳;她诗画双绝,能歌善舞。她的歌喉,她的舞姿,她的一手好琵琶,都使六宫粉黛望尘莫及。 不仅如此,她还通晓史书,精谙音律,采戏弈棋,靡不妙绝,真可谓蕙质兰心。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她具有很高的音乐天赋。 盛唐时有一部著名的大曲《霓裳羽衣曲》,自从唐世乱离之后世间就再没有人能够恢复它的悠扬之音。 李煜费尽力气终于弄到了这部大曲的乐谱。 但是这部大曲在流传过程中才出现了许多变异,乐谱本身又不够完整,专业的乐工也没法弄出个头绪来。 周娥皇知道后加以钻研,她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创作,进行一系列增删调整。 通过努力,最终竟然能用琵琶弹出全曲,使得这支几乎失传的曲子得以重现,开元、天宝之音得以重回人间,赢得一片称羡之声。 由此可见其才气之一斑。 周娥皇本是李煜父亲李璟的琵琶女,因为她不仅容貌美丽,能书善文,而且深谙音律,弹得一手好琵琶。 中主李璟觉得她与第六子李煜很般配,就把她赐给了儿子。 周娥皇由于琵琶演奏技艺很高,一时在后宫名气很大。 一次,李璟听了周娥皇弹奏的琵琶后,大为赞赏,叹其灵巧,当即就将他收藏的一把上好琵琶赏给了她。 “元宗叹其工,以烧槽琵琶赐之“。 “烧槽琵琶“是中主最钟爱的宝物。 由此可见,对于这个亲自选定的儿媳妇,李璟是非常满意的。 当一身文人气质的李璟为这对小儿女系上红线的时候,所能想到的恐怕只是二人情投意合这一点,也许绝对没有想到命运竟会将这对只适合做“富贵闲人“的小夫妻推上帝后的位置。 …… …… 娥皇生平2: 周娥皇,南唐宰相周宗的长女。 南唐后主李煜的妻子,有『国色』,通音乐。 娥皇十八入宫,晓书史、善歌舞,精音律,尤以弹琵琶见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