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传说_第四十五章、画鹰护法铜镜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画鹰护法铜镜寺 (第3/3页)

大青砖,在青石板上开始磨。

    “大哥,你磨砖做什么?”鹤盼儿不解的问,也是替在场的其他人问。

    “磨镜啊?”马浪尘专心致志地磨砖,认认真真地回答。

    “砖头怎么可能磨成镜子?你脑子坏了?”鹤盼儿反问。

    “砖头磨不成镜子,坐禅怎么可能成佛?”马浪尘这一句话出口,小和尚如当头一棒一般,呆立当场,若有所悟。

    马浪尘接着说:“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坐佛,如果是学坐禅,禅又何必坐卧?如果是学坐佛,佛更无行住坐卧之分,佛甚至连固定的形状都没有,何来坐佛?你执着于坐相,便是南辕北辙,背道而驰,永远不可能成佛。”

    小和尚听闻马浪尘的话,双手合十,行一个师礼,宣一声佛号:“阿弥陀佛,多谢先生教我!”

    “小师父严重了,在下信口胡说,不知道对小师父有没有帮助,不过,”马浪尘嘴上客气,但还是受了小和尚的礼,缘起性空,此次问答也是应缘而生,因缘和合的结果,马浪尘不攀缘,却也随缘,然后,他把从师父那里听来的一个偈子说了出来:“我师父曾有一首偈子,曰: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须坐禅,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这一首偈子包含禅宗至理,这次不仅小和尚合十行礼,连老和尚也合十道:“施主的师父真乃大彻大悟之人,我辈不及也。如果可能,请施主留下喝茶,继续畅谈!”

    “大师,敢问,碑铭……”张道孙看准时机,赶紧插入一句,索要石碑。

    “哈哈,是施主随我来!”老和尚带张道孙去取杨骏碑铭,又吩咐小和尚,说:“僧璨,去备好茶,就在这清幽小院,梨花树下,请施主清饮。老和尚先告辞须臾。”

    张道孙跟随老和尚来到方丈室,方丈室甚是简陋,一尊佛像,一个蒲团,一些供灯供香供花贡品等,剩余的就是一席一案,靠墙放置着一面铜镜,想必这面铜镜就是铜镜寺来源的那面铜镜。

    老和尚轻轻按了一下铜镜台上的一个机关,铜镜缓缓转了过来,铜镜的后面,立着一截石碑,看碑铭内容,正是张道孙苦苦寻觅的杨骏碑志。

    石碑上的每个字都很光亮,有些字甚至变得有些模糊,张道孙很清楚这是为什么,因为日日夜夜用手指在碑文的文字上临摹,时日长久,碑文被手指摩挲的发光发亮,也因为临摹的次数太多,文字被摩挲的模糊,甚至被生生摸去。

    “大师,”张道孙看着老和尚说:“尊老也挚爱书法。君子不夺人所爱。此碑不要也罢,但请拓字而去。”

    “出家之人,怎能执着于外物?”老和尚看向石碑的眼神仅仅漏出一丝留恋,转瞬即逝,变为平常,心态也如平常,接着说:“文字的作用在于载道,在于内容而不在于形式,希望小施主参透此心。”

    “多谢大师指点!”张道孙施礼道。

    “拿去吧,此物我已留之无用。”老和尚挥了挥手。

    “多谢!”张道孙再施一礼,抱起石碑,往寺庙外走去。

    小和尚搬来整套茶具,火炉和一些茶叶,马浪尘接着这些东西,茶具倒还精致,茶叶实属平常。不过,马浪尘并没有感到失望。

    马浪尘从寺中取来井水,煮水,洗杯,烫盏,再煮水,洗茶,泡茶,蜷曲的茶叶,在沸水中舒展,水汽氤氲而升。

    马浪尘仅仅冲泡了两杯茶,突然运功,挥手从桃树上撷来刚刚绽放的红花瓣,用清水涤去杂尘,撒在茶盏中,用温度降低的热水,冲泡两杯放在慕容容若和鹤盼儿面前,小和尚和自己面前具是一杯清茶,无甚香气的清茶。

    “《本草经》记载:饮三月桃花,令人好颜色。桃花功效养颜,适合女子。你们尝尝吧!”马浪尘对慕容容若笑了笑,又对小和尚说:“出家人不为色相乱心,小师父还是饮此清茶吧!”

    慕容容若端起茶杯,浅浅啜了一口,本来平常的花茶,有了不同的视觉美感,茶水中也多了丝丝花蜜的甘甜,和花瓣的清香。平常之物,也能做出不平常的滋味来,关键还在于有心呐!慕容容若浅浅的笑了一下。

    “养颜养颜,人比桃花美好不好?养什么颜呢,再美也不为你妆容,嘿嘿!”鹤盼儿故意说道,但是喝了一口,觉得还不错,决定回去之后也要如法炮制。

    “其实,饮茶不必在花树下,花香会乱了茶香,花景会坏了茶境,还好咱们都不是精于茶道之人,就不必在乎这些形式了,哈哈!”马浪尘说到。

    “小僧道号僧璨,敢问施主名号?”小和尚问道。

    “在下马浪尘,是拙耕园书院的学生,这位是慕容容若,我师妹,这位是鹤盼儿,我小妹。同为书院学生。”马浪尘介绍了一下。

    “大哥,”张道孙本来抱着石碑出了寺门,刚把石碑绑在千里駃騠身上,突然想起一事,又回来,对马浪尘说:“三月十七,嵩阳书院邀请我们,说是要切磋学问,实际上,是不满我们在嵩山建院,想要一比高下,我们回山上再议,你别忘了时辰!”

    “好,我记下了!”马浪尘回了他一句。

    “告辞!”张道孙走了。

    老和尚来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