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未雨绸缪 (第2/2页)
墨的关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但在面对徐和的邀请时,陈东做了与李纲相反的决定。 而现在的陈东,在安西已经被人背地里称为陈铁面,陈青天。这家伙随着徐和到了安西以后立刻就被李墨任命为监察御史,专门负责监察官员。而陈东本来就嫉恶如仇,铁面无私,再加上李墨背后的支持,但凡是做了亏心事的官员,没有一个不怕见到陈东的。 反观如今的李纲,李纲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当初的选择或许真的错了。不过即便承认自己当初选择错了,李纲也不打算去补救。在他的心里,食君俸禄,为君分忧,不管圣上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始终是大周的官,只要大周存在一日,他就要为大周尽一日身为臣子的本份。 “老爷,程大人登门来访。”书房外有人通禀,李纲一听连忙放下写了一半的奏折,起身吩咐道:“快请到客厅待茶,我这就去。” 李府管家口中的程大人就是原江宁府知府程万里,李墨平定江南以后,程大人也得了朝廷的封赏,由一地方官转任朝廷中枢任职。而相比起李纲,程万里明显要识时务的多,入京不久就投到了蔡京的门下,也正是因为蔡京的照应,程万里这个在朝中没什么人脉的才能站稳脚跟。 不过虽然投靠了蔡京,但并不意味着程万里就是非不分,他还是有他的坚持,蔡京为他活动了一个吏部侍郎,但他却并没有完全听任蔡京的吩咐,若是蔡京要提拔的人实在不堪大用,程万里是不会点头的,蔡京对此也拿程万里没辙。 李纲在换了一身家居常服后赶到了客厅,之前他一回府就在书房写奏折,上朝的官府都没换下,在家里穿着官府去见同僚,好像有些不像话。 程万里与李纲也不是头回见面,见到李纲之后打趣道:“又在写奏折了?” “哈哈……程兄说笑了。这二位就是人说有大将之材的王寅和武松?”李纲闻言笑了笑,转而看向站在程万里身后的二人问道。 “正是他们。李兄,你忽然让我带他二人前来,有何原因?”程万里好奇的问道。今日下朝时李纲跟自己提过,要不然程万里这次来也不会带王、武二人。
李纲没有马上回答,而是对程万里说道:“程兄,你不是一直想要见识一下我李家的家传之宝吗?不如今日就让你满足一下这个愿望,请随我来书房一观。” “哦,没想到你李纲今日倒是大方了。”程万里一听就知道李纲要跟自己说的事肯定不是小事,笑着起身说道。 连同王寅、武松一起到了书房,李纲让老管家守在书房门口,叮嘱闲杂人等不得靠近之后,这才正色问程万里道:“程兄,你觉得那金国是否可信?” “这个……不可信。只是圣上偏信,我们这些做臣子的除了劝谏,还能如何?”程万里苦笑一声道。他已经隐约猜到了李纲让自己带王寅跟武松来的用意。 王寅、武松皆是武艺高强之辈,原本在平定江南后以他二人的功劳最差也能做个一州都监,只是这二人也不知犯了什么病,一听要与程万里分开,竟然对朝廷分派的官职坚辞不受,甘心做程府家将。直到后来程万里才明白这二人当时为何会如此。 原因有二,一来二人担心自己到了京城人单力孤,会受人欺辱。二来则是被龙骧军四将的遭遇给吓到了。当时李墨已经被朝廷封为安西大都护,表面上朝廷对新成立的安西大都护府没有成见,但私底下对与李墨关系密切之人的打压却是越的重了。 王寅、武松自问昔日曾与李墨并肩作战,万一要是也因此受到朝廷的忌惮,那倒不如放聪明点,不受朝廷的封赏。王寅、武松皆有将才,同样也都是心高气傲之人,说白了就是受不得委屈。他们也知道自己这个毛病,为了将来不给程万里添乱,他们索性不要那份前程。 程万里在知道王寅跟武松的心思以后也只能一声长叹。打压与李墨关系密切之人这件事虽然没有摆上台面,但作为吏部侍郎,从上任之初开始算起,自己所经手的官员升降,无一人是与李墨关系密切之人。即便是有人将那部分人提出来候选,也无一例外最后会被否掉。 虽然心里明白圣上这样做等于是把人才推给了李墨,徐和离开时可以带走那么多不得重用的人才,其中的主因或许就是这个。程万里对此也曾想过劝谏,但最终他还是放弃了,因为他现,自己也是圣上在暗中提防的人之一。 自己忠心为主,却得不到主的信任,这难免就会叫人心生不满,只不过程万里没有陈东那些年轻人的血气,做不到臣投他国那一步。 “李兄,你且先说说你究竟想要作甚?”程万里面色一整,沉声问道。 “……我意私练一支人马,不许人多,只要可以在危急关头可把圣上无恙即可。”李纲低头沉默了片刻,抬头对程万里正色说道。 “……你疯啦?”程万里吃惊的看着李纲问道。 “我没疯,我只是担心圣上这次太自信了,与虎谋皮者焉能有好下场?”李纲叹了口气,对程万里解释道。 “你是担心金人背信弃义,不攻安西反攻我大周?” “嗯,与安西相比,我大周的人马不是更容易对付一些吗?金人又不是笨蛋,又岂会做那种舍易取难之事。如今我大周人马多聚集于前线,若是金兵趁机南下,沿途几乎无人可挡,一旦金兵到了京城拿住了圣上,万事皆休。” “京城之中尚有三万禁军,李兄是不是有些杞人忧天了。” “三万禁军?程兄可知这三万禁军之中的分水有多少?”李纲冷笑一声问道。 程万里对此倒是略有耳闻,只是知之不详,一下子被李纲问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