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贤婿_第三百五十九章 金兵南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九章 金兵南下 (第1/2页)

    若是周金两国精诚合作,那安西坐山观虎斗的想法势必难以实现。但周金两国本来就是相互利用,各怀鬼胎,当二者之间共同的敌人消失的时候,因利和自然也会因利分。

    相比起汉人的含蓄,女直人要更加的直白一些。请神容易送神难,在河北柴英在逃亡西京道途中中伏身亡,残部遁入西京道开始,女直人就对大周朝廷派来请其离境的使者推三阻四,迟迟不肯收兵北归。

    河北雄州、莫州、瀛洲等地目前处在金人的控制之下,而这些地方原本就属于河北境内,大周不可能将这些地方割让给金人。只不过金人不肯走,并且还开出了价码,这就让大周不好直接动手去抢回了。

    两国先前是盟友,只是因为大周军方无能,这才给了金人南下的借口。如今被抢占了河北三州之地,大周不想背负背信弃义的恶名。可金人要价太高,底限跟大周的上限一样,根本就不是一副讨价还价的模样。

    作为这次大周使者的秦桧原本就畏金如虎,在谈判桌上只是一味苦求,让金人对大周的软弱更有了深一层的了解,挥兵南下的想法也随之更加强烈。

    女直人原本生活在黑山白水之间,起兵反辽成功之后才算是过上了富足的生活,但在进入周镜以后,金人才发现自己之前在辽国所获得的财富与周国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就如同掉进了蜜罐的老鼠,在见识过周国的富足以后,金人又怎么肯就这样空手而回。本来就是强盗出手,金人更加注重实际利益处,自然也就不会像周国那些深受仁义礼智信束缚的读书人那样爱幻想,认为自己客气了,对方也会客气。

    一味的忍让,委曲求全,只会令嚣张者认为软弱可欺。就如同驯兽一样,不可以光是讨好,还需要皮鞭,唯有知道疼,它才会晓得听话。

    可惜大周的君臣明显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金人开价,他们就讨价还价,丝毫没有注意到金人只不过是在拖延时间,麻痹大周君臣。当然也不是没人察觉到金人的诡计,只是作为军中大将,终归只是大周天子的爪牙,决定权还是在天子那里。秦桧一封防止金人误会的奏折送上,以辛从忠为首的虎贲军以及以庞毅为首的虎安军就只能含恨率军南撤,辛从忠去了南方,庞毅去了巴蜀,就只有宋江的虎威军扼守在了大名府。

    大名府是京城的北大门,命虎威军驻守大名府,说明大周圣上也不是一个完全糊涂的人。在命人与金人谈判的同时,也是还有防备之心的。之所以大周不肯此时与金人翻脸,那是因为大周的圣上还有心借金人之手一同对付安西军。

    只是此时在金人的眼里,安西李墨远没有大周对他们的诱惑力大。安西军虽然也挺富有,但终归比不得百年大周,而且安西军凶悍,远比大周军要难对付的多。舍易取难这种傻事,金人自然不会去做。猛兽捕食都知道挑弱的下手,更何况是人了。

    完颜宗望一面应付着周国使者秦桧,一面暗中调动人马,做好突袭的准备。大周地域广大,一城一池的攻占实在费时太久,而且完颜宗望也担心会在与大周战事正酣时安西军跑来捡便宜。最好的办法就是一次千里奔袭,虽然这个办法同样冒险,但只要成功,那就可以导致大周陷入内乱。若是能够生擒活捉大周皇帝,那所能带给自己的利益也将是不可估量的。

    这不单单是钱财上的收获,更是会直接影响自己政治生涯的一场豪赌,完颜宗望慎之又慎,为了保险起见,他数次找借口在谈判桌上刁难,牵着秦桧的鼻子达到了调走大周虎贲、虎安两军兵马的目的。

    若是有虎贲、虎安两军在,金兵南下实难找到突破口,但完颜宗望成功了,仅剩下虎威军退守大名府,河北一地仅剩下一些地方部队准备接手失地,此时的河北对金兵来说几乎就可以算是不设防。一旦金兵南下,纵是虎威军守住了大名府,可完颜宗望本来就没打算强攻,他完全可以分兵绕过大名府兵临大周京城城下。

    而目前,完颜宗望还在等,等待虎安军入蜀,虎贲军下江南,只要这两军到达驻地,那就是金兵南下之时。

    金人已经在磨刀霍霍,可大周却因为选人不当而还被蒙在鼓中,除了少数几个主战派一直上蹿下跳的提醒大周圣上小心提防外,大多数人还抱着花钱消灾,凭借先前两国结盟的友谊,通过赎买的方式将金兵礼送出境的美好期望。

    等到秦桧终于完成任务,与金人达成共识的消息传到京城的时候,大周君臣不由满心欢喜。只是还没等这股欢喜的劲头过去,紧跟着就又传来金兵南下的噩耗。

    想要找茬,其实有的是机会。就如戴不戴帽子这个问题,只要想打你,你戴不戴无关紧要。两头堵的话谁不会说呢?

    金人以大周交付的财货不足,以次充好为理由,撕毁了两家的合约,悍然南下。先前完颜宗望的诡计得逞,河北境内几乎无人阻拦,短短半月的光景,金兵已经兵临大名府,而直到此时,大周君臣才意识到上当,一面派人前往金营安抚一面急令已经入蜀的虎安军和已经下江南的虎贲军回京勤王。

    可金兵又怎么会再给大周时间拖延,在扣留了大周使者之后,金兵兵分三路攻打京城。宋江率领虎威军死守大名府,但对金兵的另外两路人马却视而不见,任由其过境。一时间大周京城风声鹤唳,民心慌乱,胖子也有些慌了神,甚至有了迁都的念头。只是此时梁师成、高俅一伙人却极力阻难劝说,高俅更是在胖子面前夸下海口,说什么金兵到此不过强弩之末,就凭京城三万禁军,以逸待劳也可令这些金兵有来无回。

    胖子是信任高俅的,不顾李纲的劝谏,坚持留在了京城。可高俅却辜负了胖子的信任,京城三万禁军,可实际上却不足两万,其中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