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各奔东西 (第2/2页)
了对麾下人马进行重新编组的打算,只不过目前丰州的人马正在解决西夏,不宜下手,那目标自然就只能落到大周身上。自己身边的凤鸣军是要带走的,而在朝鲜半岛,除了耽罗岛外,李墨并不打算在那座半岛上留下自己的一兵一卒,但凡是愿意跟随自己的正在66续续的迁往耽罗岛,而在半岛之上,有忠于大周的宗泽、岳飞在,李墨也不用担心那些朝鲜的土著会反水。 细数李墨麾下专门负责情报的人员,时迁、杨林、朱贵朱富这四人是老资格,而石秀与燕青则属于后起之秀。这次人员重组,李墨有意将时迁所负责的谛听营从之前的情报系统中调出来,归入军队系统,而剩下的五人则各管一摊,分明暗两线。朱贵、朱富会留下继续经营李墨那些已经改头换面的生意,属于明线。而剩下的三人则走暗线,石秀负责河北,燕青负责江南,至于杨林则是巴蜀。 对于卢俊义带着燕青一同前来表明心迹,李墨自然不会在这个时候拿乔,不仅温言宽慰了二人,更是将对二人日后的安排也告诉了二人。能够继续独领一军,卢俊义自然是满意的,而李墨对燕青的安排,也让卢俊义连连点头。 *************************************** 大军开拔,兵分三路。一路是龙骧军,关胜他们要奉旨前往京西,一路是凤鸣军,李墨要率军北上去收拾在河北与朝廷争夺民心的齐王柴英,剩下的一路则是王禀与武松所率领的江南民壮。 江南平定,但摩尼教的余孽尚存,好在摩尼教大势已去,仅凭平乱期间征召的民壮也足够应付。虽然这些临时征召的民壮会有大部分被遣散,但留下的那部分人估计都会转入地方守备军。毕竟是参与过战斗的,比起原本的那些豆腐兵肯定要强上许多,而这些人的家在江南,朝廷也不用担心这些人会跟着李墨。 至于王禀跟武松这二人,说良心话,李墨一开始也是想要向二人伸出橄榄枝的,只是后来想了想,李墨还是选择了放弃。因为这二人并不想高宠或者杨再兴那样报国无门,他们的身后有程万里这个江宁府知府为后台,而这次程万里坚守江宁府有功,将来朝廷论功行赏的时候肯定不会亏待了程万里,到那时王禀跟武松肯定也会受到重用,自然也就有份好前程在等着他们,李墨觉得自己没必要去白费工夫。
不过要说遗憾倒还真是有一点,就是董平那个杀了杜胜的贼子竟然下落不明。在广德与宁王决战之后,董平就失去了消息,后来司行方等人率人归降,李墨也没从这些人的口中得到董平的消息,那些与司行方等人分道扬镳跟随包道乙的人里好像也没董平的身影。 要不是朝廷催得急,李墨还真有心在江南多留一段时间,只是现在,也只能把此事按下不提。 这次江南平乱,李墨损失最大的就是杜胜,要知道论交情杜胜可算是李墨身边的老人,自奉旨组建梁山军那时起,杜胜就开始为李墨效力,之后更是随着李墨南征北战,却不想死在了江南这个地方。而要是论能力,杜胜的本事即便是在李墨这个强手如云的集团里也是能排的进前十的存在,除了有数的几个人,就数杜胜最让李墨放心。 庞万春被俘送到李墨面前的时候,李墨原本是想要杀了庞万春祭奠杜胜的,不想却被鲁达给拦住。李墨对此很是不解,要知道得知杜胜死讯以后,鲁达可是成天嚷嚷着要报仇,怎么此时却反倒要阻止自己。 “将军难免阵上亡,这庞万春虽然射了杜胜一箭,但那一箭并不致命,该死的是董平,而这庞万春顶多就是一个帮凶。更何况这庞万春也算是一条好汉,失手被擒也是为了掩护友军,这样的人就这么死了,实在是有些可惜。” 李墨一开始并不打算饶过庞万春,只是后来宁王柴勇在与李墨交易时特意提到了庞万春,并且郑重其事的向李墨推荐了此人,李墨这才勉强答应放庞万春一马。只是那个庞万春却是个死脑筋,一开始还不愿意投降,到后来还是柴勇亲自出面,才让庞万春勉强答应为李墨效力。 但凡是有本事的人,那脾气都有些古怪。庞万春若是不这么有个性,李墨或许也不会在意庞万春,他手下擅射的大将也不在少数,也不差庞万春这一个。这庞万春这种死不服输的臭脾气倒是挺对李墨的胃口。或许此人不是冲锋陷阵的料,但若是能得他的忠心,那将一城一池交予他负责却能叫人完全放心。 不过放过了庞万春却不代表李墨就会放过董平,导致杜胜阵亡的那一枪是董平刺的。而鲁达也表明了态度,庞万春可恕,董平绝不可恕。不光是李墨、鲁达想要董平的小命,王禀、武松同样也不会放过董平。当初若不是李墨及时率军赶到,董平这厮的献城之举就会成功,而他王禀跟武松又哪里会有今日。 李墨带着凤鸣军走了,可王禀和武松还要率军清剿摩尼教的余孽,而董平只要还留在江南,那就迟早有一天会被现。再加上李墨已经与负责江南情报的燕青打过招呼,相信董平日后的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江南基本平定,虽还有摩尼教余孽在负隅顽抗,但对朝廷已经构不成多大的威胁。也就在李墨率军离开江南的同时,在江南与李墨关系密切的几户人家也在人前消失,只不过对刚刚安定下来的江南来说,几户人家的消失并不能引起太多人的重视,但对一些有心人来讲,韩、李、柳三家的消失,对他们却是一个警讯。尤其是柳家的人去屋空,大大的出乎了这些人的预料。要知道韩、李两家早在摩尼教起事之前就提前离开,可柳家战后的失踪,却让人不由心中纳闷,这柳家是什么时候跟李墨如此关系密切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