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二十三章 欲归去 (第1/2页)
齐王手下无大将!这话倒也不是纯粹的贬低。个人的性格不同,所结识的人也就相应的不同。宁王柴勇好武,所结识的人也多是武艺高强之人,其中自然就不愁找出几员猛将,而齐王柴英好文,这也就导致了他起事以后所占地盘之内的民心归附最快,但地盘却又最小。更是为何朝廷可以用虎贲军这一支孤军挡住他南下去路的主因。 龙骧有四将,虎贲同样也有四将,辛从忠、陶震霆、邓宗弼、张应雷四人都不是易于之辈,若不是手下只有虎贲一支孤军,说不定虎贲军反倒会主动发起攻击。 当然这也不是说齐王柴英手下就没有将领,说没有大将也只是相对而言,董澄、钮文忠、邬梨、山士奇等人同样也不是善茬。不过由于原本出身河北的孙安、卞祥、乔道清、唐斌等顶尖人物此时已被李墨收归麾下,齐王柴英能招揽到的好汉也就难免少了一些能挑大梁的。 离开了江南的李墨率领四万凤鸣军北上,在平定江南期间的折损,李墨已经从江南所召集的民壮中补齐,凤鸣军也因此添加了五千多新面孔。因为清楚自己这次离开江南也不知猴年马月才有机会回去,所以李墨招的这五千多江南子弟皆是无有家事拖累的孤家寡人。 凤鸣军加入了新人,这战力却并未降低多少,一来是李墨选兵条件苛刻,二来是被选中的人皆是上过战阵,见过血的。虽然对战阵配合尚不熟练,但假以时日,必会成为精锐敢战之士。 而眼下最让李墨感到头疼的却不是这些新加入的菜鸟,而是那支奉命赶来听令的虎贲军。朝廷下旨调走了龙骧军,同样也调来了虎贲军。只是龙骧军因为有公主柴宁的关系,两家可以合作无间,但虎贲军就不行了。从几次接触的过程中,李墨敏锐的察觉到了虎贲军对归入自己麾下的不满。 将帅一心,方能成事。而虎贲军对朝廷这次的安排心生不满,难保就会在执行命令之时出幺蛾子。再加上李墨对辛从忠这些出自荡寇志中人物的个人偏见,他也不想要带着这帮人。 道不同,不相与谋。既然尿不到一个壶里,那就不必非要凑到一处,那样你痛快我也舒心。 李墨给了虎贲军一个任务,将本来就不愿意听从李墨调遣的辛从忠等人给打发走了。兵分两路讨伐齐王柴英。辛从忠等人对此很是满意,也不与李墨客套,连夜就带着人离开了李墨的军营,似乎多跟李墨待片刻都容易惹祸上身。 “时迁,让人专门监视虎贲军的动向www.shukeba.com。”打发走了虎贲军,李墨专门找来时迁吩咐了这件事。 “大人放心,属下这就去安排。”时迁连忙领命道。 小心无大错!这句话一向被李墨奉为至理名言。而当前的形势也由不得李墨不加倍小心,虎贲军虽然可以加强自身的力量,但同时也有可能会成为从背后捅来的致命一刀。 随着江南渐平,赋税也送到了京城,手头宽裕了一些的朝廷难保就不会生出一些不该有的心思。尤其是处于朝廷首脑的胖子也一直琢磨着收拾李墨,再加上胖子身边还有个深受“国破家亡”之恨的方嫣然在煽风点火,保不齐胖子一脑热,就干出不管不顾的事情来。 上行下效,李墨之前在江南平叛,京城的事情即便知道也仅仅是知道,而在李墨率军北上的时候路过京城,才发现京城的情况比自己所想象的还要恶劣几分,除了朝廷上的文武官员来了一次大换血,就是市井之间也充斥着自己目中无人,妄自尊大的流言。与李墨亲近的人自然知道那是胡说八道,可不知情的人还是占了多数,信以为真的人同样也不在少数。 这种种的迹象,都表明了胖子正在为日后收拾李墨做准备,先将李墨的名声搞臭,变成一个十恶不赦的大恶人,之后朝廷再对李墨动手也就成了顺应人心的善举。李墨为什么会如此肯定,那是因为以前跟胖子关系还没怎么糟的时候,二人闲聊时李墨曾经胡侃过,只是李墨没想到自己当初的胡说八道,今日竟然落到了自己身上,这算不算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也正是因为看穿了胖子的意图,李墨拒绝了虎贲军,同时更是秘密派人前往丰州通知许贯忠做出相应的对策。好在齐王柴英所占之地与辽国西京道接壤,这也就给了许贯忠派人接应提供了便利。 从李墨将虎贲军打发走到进入齐王柴英的地盘,前后不过一月的光景,许贯忠的飞鸽传书就送到了李墨的手中。看到许贯忠的安排以后,李墨这才稍稍松了口气。 从许贯忠的信中,李墨知道了自己留在丰州的那帮人最近究竟干了什么事,趁着大周自顾不暇的机会,许贯忠与徐慧娘联手,以察哥、阿里奇为先锋,孙安、卞祥为大将,出兵十五万,借口耶律南仙一事对西夏展开了征讨。 西夏刚刚经过与大周的恶战,各方面实力尚处在低谷,而被西夏国主李乾顺认为新东家的大金国此时一方面正在集中力量对付辽国余孽耶律定,另一方面又被唐斌、郝思文所率轻骑搅和的后方鸡犬不宁,实在没有精力来照顾新收的小弟。 十五万丰州军势如破竹,西夏各地方虽不敢说望风而降,但实际情况也差不多,担任前锋的察哥、阿里奇几乎就没有遇上什么难啃的骨头,而率领主力的孙安、卞祥更是感觉这次出兵就像是组团来西夏旅游的,尽跟在察哥、阿里奇后面接收战果了。 几乎也就是在李墨抗旨西进,攻破摩尼教苦心经营的重镇杭州的同时,丰州军也攻破了西夏的都城兴庆府,西夏皇帝李乾顺誓死不降,在丰州军攻破城门的同时杀尽了妻妾子女,之后引火**,把偌大一个西夏王宫付之一炬。 随着李乾顺的死,丰州攻略西夏也进入了尾声。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摆在这里很有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