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第2/2页)
在一起过个年才好。”杨瑾贤说着又看了看大女儿:“你也早点回寺庙里去,晚了过索桥风大,别冻坏了自己。多听师傅们的话,要学会多照顾自己。”两人听了母亲的话,分别与张平、张诚和两位嫂子告别。到了三叉路口,张小英抖了抖肩膀上的包袱,停下了脚步看着meimei,轻言细语道:“我每天都在菩萨面前祷告,希望他能早日脱离苦海。我宁愿折寿,也祈求他平安。”张琳扶住自行车听着jiejie说话,想回答,却又无语,只能摸了摸坐在车后面女儿的头,沉默地点点头继续听张小英说话:“明天是大年初一,你无论如何也要到地藏寺去烧烧香,祈佑他平平安安,保佑老人家健康长寿。明天是最灵验的日子,许多人在新年的钟声敲响后,他们就会带着香烛去。有些上了年纪的,他们大多是在凌晨四五点钟去祈福,有些是上午十点钟左右。一些爱睡懒觉的,他们大都是下午才过去,那样是不灵验的。你还是带恬恬十点钟之前去吧,菩萨肯定会保佑他的。” 张琳看着jiejie满脸的虔诚,再次点了点头,勉强地出声:“姐,你也要保重身体,寺庙里清静寒冷,一定要照顾好自己。”说着要吴恬和大姨拜拜。吴恬将冰冷的小手摇了摇说完再见,两人便一东一西地离去。在经过引桥时,张琳不时地看看右边,她多希望戈国晖,这时会在东门的小巷子里出现,她不想和他去那快活,只想和他说说话,哪怕就是站着也行。是啊,一个女人在心里如此的空虚中,她祈求的是语言安慰,我们不能责怪她。因为她也是一个有血有rou的躯体,更何况面对这样一个窘迫的家庭,她的确需要更多的安慰。 过完大桥,也没见戈国晖的影子。张琳心里忽地又有了种沉重的失落感:唉,相见时难别亦难,他会不会是第二个刘健?这样对吴鸣会有伤害吗?在这样的环境里,吴鸣呀吴鸣,你叫我怎么办呀。她推着自行车想着,看了看女儿,心里又有了更多的想法:“恬恬,过完年你还是到大伯家去住吧,那里上学也近,这样爷爷也会和你一起去老党校住。”
“那mama你去干什么?”吴恬握着外婆给的小白兔奶糖擦了擦鼻子:“你不会又不要我了吧?”她说着哇地一声哭了起来:“我不要mama走,我不要mama走。” 过了大桥,开始上县二中长长的斜坡。张琳喘了口气,见许多人都好奇地看着大过年的孩子在哭,便小声耐心地告诉女儿:“mama过了年,要去顺德挣钱供你读书呢。你忘了前天跟汪华大姨借了几百块钱,那是要留着你开学报名用呀。”张琳说着,脸上莫名地滑下了两行泪珠:“我们平时捡到东西都要归还人家,那我们现在借了汪华大姨的钱,是不是一定要还呀?” 孩子毕竟是孩子:“我不管,我不读书,我要跟mama在一起。”吴恬说着,吸了吸鼻涕:“我也和mama一起去顺德打工,还可以和爸爸在一起呢。”听着女儿的话,张琳安慰着吴恬说不去顺德打工。心里却在暗暗地抽泣:好女儿,你和爸爸在一起?唉,就是mama去了顺德也不一定能见到你爸爸。孩子呀,希望你快点长大,就能明白所有的一切。mama年后去顺德,完全就是为了你爸爸在开庭时能见上一面。如果你爸爸开庭,mama都不过去,那良心上会过得去吗? 上完斜坡,她敷衍了女儿几句,便跨上自行车。在快到长红纸管厂大门时,远远地见吴光源扶住吴东发坐在“拐的”里,还一边不停地要师傅开慢点。吴光源担心老爷子会冷,知道这个时候叫车,大过年的是平时几倍的价格,还是笑笑地道:“给你再添五块钱,还是慢慢地到老党校去,我担心我老爸会冷着。” 张琳远远地就停下,她看着“拐的”过来,便先问吴东发:“爸爸,你这样过去,吃得消吗?还不如让他们都到这边来过年好了。” “没事,只是路上风大冷些。我在客厅里装了电暖气,进去就像六月天一样,你们也一起过去吧。”吴光源看着自行车后面的侄女:“恬恬,跟大伯一起过去吧,晚上过完年,和爷爷一起回家,好不好?”听着客厅里像六月天一样暖和,吴恬破涕为笑地跳下自行车,爬上“拐的”一骨碌钻到吴光源怀里。吴东发艰难地伸出手摸了摸孙女的手,递了个红包给她:“死妮子,手这么冷,也不会给她买双手套?”老人说着斜眼看了看张琳:“再苦再穷,我们也不能苦了孩子呀。” 张琳满心里委屈,但还是脸上挂着笑容:“她有,就是老爱玩水,都湿了好几双呢。”张琳看着女儿上了“拐的”,知道那车坐不下三个大人。她看了看自行车前的菜篮子道:“爸、哥,都到家门口了,我还是把东西放下再过去吧。你们先走,反正一路都是下坡,我可能还追得上你们呢。”她说着见吴东发和吴光源点头,就说了声要他们路上小心,便踏上自行车,右拐弯往小区而去。她想把年后的想法告诉他们:还是到顺德去打工,一边关注吴鸣的情况,等待开庭的日子,也可挣点钱供孩子上学的花销,最起码也可以先把借汪华的那些学费钱先还上。是啊,国家前年就倡导九年制义务教育,可要落实到一个县城里来,却要经过这么长的时间,真的是难为死人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