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海王_第二章 巧遇(李旦)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巧遇(李旦) (第2/2页)

账来,反倒不如去吕宋一趟赚的钱多。

    更何况,如果不小心失手,被官府查到通倭,这一船货连同船就一起损失了,还要搭上人去做监。风险又倍于去吕宋。

    但吕宋短期之内是去不了,哪里才是好出路。忽然他灵光一闪,既然吕宋东洋去不得,那就走得更远一点,下西洋去大泥。在吕宋时,他就听说,大泥附近也有一帮深目高鼻的大西人,而且据传他们与在吕宋的干丝腊人素来不睦,彼此争斗。也许和他们能做得了生意。

    主意一定,李旦不由得把目光投到海上。海岸线上交错停泊着需要往来长崎的海船。其间既有唐船,也有南蛮船。相比之下,南蛮船比唐船要大的多,长约三十丈,横广五、六丈。其四方船板,厚约二尺余,用硬木叠成,鳞次相衔。铁钉密密排列,重至斤外,长达二尺。板缝粘注马油,舱底灌以铅锡,十分坚固。其帆以布为之,分为三节,船有两层舱,其前后左右俱各安二十多门炮。

    再看看自己的唐船,不仅大小上差了许多,船仓也低矮很多。桅杆只有前后两座,这也还是犯了朝廷忌讳。李旦又开始心痛自己当初在南粤海面缴获而又被迫凿沉的干丝腊人的海船来。他握紧拳,心中暗道迟早我也要一艘南蛮船那样的大船。

    过了一日,李旦召集人手,驾船回了平户。待到家中,把自己想下西洋大泥的想法,告诉了李锦、和李华宇。两人也大为赞同。目前李旦手上有两艘双桅海船,其中一艘是李锦新买带来的。这段日子,李华宇也招募了不少日本浪人,人手并不缺乏。三人商议,双船并进一起去大泥,由于并不知长崎到大泥的针路,他们准备先顺风去吕宋的大港,那里干丝腊人力量薄弱,也奈何不了他们。然后在从大港驶向大泥。当然若是路上能做上几笔无本钱的买卖,他们也不会放过送到嘴边的肥rou。

    众人花了几日准备妥当,李旦李锦各领了一艘船出海。一路顺风顺水,五六日便到了大港。在大港稍微补充给养便又再出海。刚走半日,便听到燎头高呼:“前面有船”

    李旦和李华宇拥到船头,果然看到前面天海一线处有十多个小黑点。李旦的船没有载货,吃水浅行的很快。很快前面的黑点便成了十多个黑影,分明是十来艘海船,李旦心中默点了下,竟有十五艘之多,已经依稀可以分辨都是中国船的模样。

    “莫不是同行”旁边的李华宇低声问。李旦也吃不准,他招呼大缭、二缭们降下前帆,把船速降下来。又让大家把当初缴获的西洋大炮架到船头来做好准备。吩咐下去后,李旦心里暗自叨咕,若在此处栽到中国海盗手里,那可真是见了鬼了。

    “快看,快看,有条船有动静了”李华宇手指着前方,大呼小叫。

    李旦顺着望去,前方船队里有条船放下一条舢板来,舢板上有三四个人一起用桨,看这架势是要冲着自己的船来。

    李旦不明对方举动是何意,但心却放下了一半,至少多半这些人不会是海盗。

    舢板逐渐接近,上面有个人立起身来冲着李旦船头挥手。待到李旦看清此人面目时,不禁吃了一惊。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当初在吕宋曾救过自己的李乐水。

    舢板靠了船,李旦慌忙让人放下绳梯拉李乐水上了。老友见面自然是一番欣喜。

    李旦听李乐水说此番和诸海商同行吕宋,是为了打探东家黄康等人的消息,心中多生了一份敬意。笑道:“还好贤弟眼尖,否则我们倒以为遇到海盗了呢,你看这不火炮都架上了”说罢指着船头的西洋大炮。

    李乐水也笑了:“倒不是我眼力好,多亏有了这一物”。说着从腰间取出一长筒递给李旦。

    李旦将信将疑的接过来,在李乐水的指引下,单眼凑近了长筒小头一端往远处看。这一看吃了一惊,海面远处景物就如拉到眼前一般,前方船上的各路人等都瞧的一清二楚。

    “我的娘,有了这玩意儿,不就如同生了千里眼一眼”。

    李乐水点了点头,:“哥哥说的是,这物就唤作千里镜。”

    李旦放下千里镜,又上下端详一番,方依依不舍的递给李乐水:

    “兄弟可以收好了,这东西对于咱们海上人家可真是宝贝啊。”

    李乐水笑了笑把李旦的手推开:“这件是孝敬哥哥,这千里镜小弟不止一个。”

    李旦听他这么一说,大喜。也不推辞,慌忙称谢:“待我此行回去,定去海澄好好谢谢兄弟。”

    “哥哥回海澄多半是找不到我了”李乐水缓缓把移民大员的事情给李旦重复一遍。这事李旦倒真头次听说,作为福建人,东番大员他是知道的,听到李乐水讲移民大员,不由心中一动。那个地方,倒是一处日后藏身落脚去处。

    李锦也从另一艘船赶过来相见。几人又叙了一会旧。李乐水执意要回自己的船,李旦强留不住,送李乐水上了舢板。

    彼此航线不同,李旦的两艘船和李乐水的商船队并行了几更后,就各自分开。李旦特意跑到船尾,举起李乐水所赠的千里镜向李乐水所乘的黄和兴号望去,依依不舍。

    忽然,李乐水船上一个白皙的女子出现在李旦的视野里,像极了当初他藏身在格雷戈里奥神父教堂里是相遇到的那个祷告的碧眼女子。李旦吃了一惊,抬起头揉了揉眼睛,再举起千里眼仔细望去时,李乐水的黄和兴号已经消失在地平线外。

    ①咱家,是元之后北方民间第一人称代词,略有点炫耀意味。明代太监多北方一代人,故也常自称咱家,咱家一词非太监的专属自称。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