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_Sect. 219. 人间四月(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 219. 人间四月(1) (第1/2页)

    秋去,冬来。冬尽,春归。

    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显德二年春正月元旦,辛未日。

    惯例,百官应当在元日入宫朝贺。因先帝登遐周年祭在即,君贵特旨免去此礼。他与君怜率皇子皇女及一众皇族去拜祭了太庙与社坛,而后,在内廷向诸皇亲赐以家宴。

    正月十三是朱雀生辰,以尚宫唐氏为首的内省诸宫官,以及以王景通为首的内侍省诸内臣,准备为令主好好庆贺一番以表心意。但朱雀天性不喜这样的热闹,便也因先帝周年祭在即故,执意免去。该日,君怜陪伴她在大内散淡清游一日,重拾旧日金兰情怀,甚惬她意。

    至正月十七先帝忌日,朝廷内外举行了隆重的追奠仪式。君贵着衮冕,君怜着翟衣,以大驾卤簿护至太庙。皇帝夫妇亲献牲礼并祭酒,又亲燃香烛向父亲祭告,汇报新君继位一年以来的军政得失,于冥冥中感受父亲的评点与指示。

    春阳令一切都神采奕奕。从父亲的神庙中出来,君贵感到有一种饱满的热情即将冲破自己的身体。

    禁军殿前、侍卫两军经过之前一系列的汰递,又由新上任的诸班直指挥悉心调教演练,已经逐渐演变为一支精锐的天子之师,初步达到了他梦想多年的整军目标。现在,君贵目光的焦点,转到了文事上。

    两三个月内,皇帝接连下达了几道关于文事的重要诏令。

    先是举贤诏。命在朝的文臣各自推举得用的人才,不避亲族嫌疑,以贤能为上。为了让这样的举荐落到实处,不沦为过场,他特意颁布了连坐的办法:被举荐人在授官当日,有司要将他们的举荐人姓名一并记录在案,倘若将来被举荐人犯了贪浊之罪,或者才不胜任,举荐人也要一并受到惩罚。

    后来又是求谏诏。皇帝自谓涉道犹浅,经事未深,很怕自己在国家大政上犯糊涂,因此鼓励内外臣僚上章直言论谏。皇帝反省说,继位周年以来,在治政上有许多不足,连自己都察觉到了,可是却没有一个臣属向他指出,这是因为自己太过寡昧不足与言吗,或者是臣下对自己有所畏惧而不敢言呢?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今后,臣下们无论发现皇帝本人的阙失还是时政的瑕疵,都可以上书直陈其事,不必讲究文采。如果怕所言得罪旁人,皇帝会将奏表留中,不教当事人看到,以此解除大家的顾虑。此外,皇帝还鼓励臣僚们出外时,将察知到的黎庶利病、官吏优劣据实奏闻,以增广自己的听闻,避免自己成为幽居深宫的孤家寡人。皇帝特别指出,像翰林学士、两省侍从这种兼职谏官,以及御史台里的台官,原本就肩负着纠弹皇帝与大臣得失的职责,如果他们在任内就此做出了贡献的话,到了任职期满应该迁转时,会优先考虑将他们吸纳到中书门下这样的政枢机构中。

    然后又有科举选士诏。针对近年来科试存在着徇情滥进的现象,皇帝亲自对今岁的贡举结果进行了复核,发现尚书礼部贡院所进的十六人中,只有四个合格可以放其及第,其余十一人艺学未精,勾落名字,命回去苦学再来。负责此事的礼部侍郎刘温叟由此获罪,责授太子詹事。

    京城内外的臣属们都感知到,皇帝的心思中,有一种他们尚不能完全摸透的东西在突突萌动。

    滋德殿。前殿。日间。

    曹州节度使韩通从北线外郡回京述职,官家亲自单独召见于内廷。

    日光透进殿堂,在滋德殿的地面和韩通的身上打下一些模糊的光斑。韩通行罢礼,君贵温言赐座。这是一种特殊的恩宠,通常只赐给参与机要会议的枢臣。韩通是先帝倚重的旧部,又曾跟随君贵出征高平、奋战晋阳,君贵对于他,自然会有超越普通将领的礼遇。

    “胡卢河、李晏口目下情形如何?跟契丹那一仗是怎么打的,给朕详细说说。”君贵命人看了茶,和悦地问道。

    李晏口在贝州、冀州一带,夹胡卢河而与契丹边境接壤。胡卢河容易泥沙淤积,导致河水漫漶,河道宽而浅,于是北骑得以经常涉HN下“打草谷”,剽掠sao扰周境内的百姓。这是昔年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送给契丹后造成的恶果之一。失去了燕北一带崇山峻岭及构筑其上的长城堡垒的保护,辽人进入汉人的家园,就像只需翻过一道低矮的土墙,而李晏口,则是这道土墙上破缺的豁口,是整个大周北线上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回陛下,自打正月受命疏浚了胡卢河后,臣与王彦超便率领所部军士及招募的民夫,在李晏口抓紧筑城,夹河为垒,以防止番子们卷土重来。”韩通叉手答道,“没想到,城还没筑好,他们就跟闻到味儿了似的,忽喇喇来了一大帮。……臣听闻探马来报之后,便与王彦超相商,由他和部将领两支人马远去设伏,臣则在城堡的工地处发动所有士卒和民夫,拿起弓箭和石块,严防死守在各段已经筑好的城墙之后。……番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