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倒火焰周世宗与符皇后故事_Sect. 213. 天清风薰(1)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Sect. 213. 天清风薰(1) (第1/2页)

    临近天清节,帝都的空气中有了活泼的sao动。

    盼望着一睹帝后卤簿仪仗在皇城大街上游幸盛况的京师老百姓有些失望:官家颁下旨意,因了为先帝存哀故,不举行全国性的庆祝活动,民间自发的贺寿聚会也在禁止之列。除了允许少数大藩入京朝阙、在宫中与帝后共宴叙旧抒怀之外,其余百官藩镇,循先帝朝惯例,只按衙司等级合设斋戒遥祝即可。

    然而这禁令挡不住民间的热情。尤其是东京城的老百姓,他们是见惯世面的,他们中的半数人已经活着经历了好几个朝代,早将人世变迁看得淡了,活一日就要想方设法痛快一日,天灾人祸也阻挡不了他们借机寻乐子的旺盛需求。

    于是出现了滑稽的场面:皇帝圣诞在即,官身人家老老实实低调而行,平头百姓倒喜颠颠张灯结彩、忙着采购酒rou果子、斑衣彩袖等物,就待正日子一到,好拉上狐朋狗友们耍闹一场,以实际行动襄助皇帝的福寿,襄助大周的国运。

    对于这个继位不过大半年的新官家,他们现在寄予了很多的希望:关于国朝强盛、不再被异族欺负的希望,关于他们自己从此过上好日子的希望,关于他们的子孙瓜瓞绵绵、兴旺发达的希望……

    禁中。思存殿。日间。

    皇帝夫妇双双立于《皇属游乐图》大壁画前。距离壁画不远处,两侧各蹲着一只硕大的铜狻猊。淡淡的青烟从铜狻猊镂空的头顶升起来,袅袅散入殿内半明半昧的天光中。

    暗香流转,是君贵和君怜亲手点起的龙涎香。

    思存殿不设香案,这是先帝的意思。祭拜自有太庙,这里,是逝去的亲人们在皇宫大内的居所。

    殿中有一种柔软而绵长的温暖气氛,却又带着挥之不去的心酸和伤感。

    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

    年矢迭发,昔日脚步躞蹀的幼儿,已到了风华正茂的盛年。

    虽非亲生,却胜似亲生。正是由于自幼得到了太祖皇帝和圣穆皇后贴骨贴rou的教诲和疼爱,君贵才会成长为现在这样一个光明磊落、果敢勇毅、昂扬奋进、内心坚定的自己。

    他无以表达自己的感激于万一。唯一可报答的,只能是努力去做个好皇帝。

    良久,皇帝夫妇携手走出思存殿,徒步穿过小殿前的空场。那是先帝生前经常习练大刀的地方,古老的大槐树在风里沙沙作响。长长的侍从队伍,刻意与他们保持着一点距离,在他们身后形成了一条蜿蜒的尾巴。

    “今日原定的枢机会议,我已经降旨免了。”君贵笑道,“林远和邓锦他们一大早就到郊亭去候着岳丈岳母一行,现下只怕已经接到了。我想,少时就会有前报回来。”

    “嗯,好。”君怜亦微笑道。

    “今日奏表不多,适才到思存殿来之前,你似乎抽空看了一些?有什么要紧的么?”君贵问。

    “……别的倒没什么,就是吏部的奏表里说,那个徒步上书的赵守微,已经遵照哥哥的意思署了他一个右拾遗之职?”

    赵守微是京畿附近的一个村民,识文字、知晓往古来今的许多历史掌故。朝廷下达求贤诏后不久,他便捧着自己写就的治国方略,徒步几百里入京,直接到宫城明德门外求见皇帝。守门的禁军指挥使知道官家目前求贤若渴,正是大力倡导在野贤达出来为朝廷效力之际,便也不敢如惯例将他轰走了事,而是接过他的上书,去向魏仁浦请示。魏仁浦看了赵守微的上书,没觉得有什么过人之处,可是想了想,仍旧同意亲自将这上书呈送到御前。

    上书内容如何是次要的,目下,在野遗贤们需要一个献诚的榜样,官家需要一个活生生的纳贤例子。赵守微的出现正当其时。

    果然,君贵看过赵守微的上书后,立刻同意在滋德殿接见他。赵守微倒不怯生,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谈,将唐尧虞舜以来上下四千年的君主帝王们批评了个痛快,又提出了自己认为国定民安的几项标准。虽说他的侃侃高论中空话、大话比较多,但毕竟开了个野贤们积极为朝廷献计献策的好头。君贵大喜之下,转头便命吏部给他安排个职位。

    对于这种毛遂自荐的草泽白身,署什么职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吏部侍郎司徒诩亲自拟了四个职位报上来,君贵都觉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