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Sect. 212. 皇建禅院(2) (第2/2页)
每人一只,拿起来看看吧。”君贵微笑道。 枢臣们忙将茶盏取出,托在手掌上细细观赏。有人以手轻轻叩击茶盏的边缘,茶盏发出悠远如磬的清响,一层一层,如同水波荡开,前声叠加着后声,本声叠加着回声。 新盏的瓷色犹如万里晴空,是一种透亮的、温润的青色,带着似有若无的水气,乍看非常单纯、一览无余、一无所有,细观却发现它细腻至极却又开阔至极,似乎包容了一切,涵盖了一切,孕生了一切。这份独具的天外气象,竟无任何它物可以比拟。 诸宰臣都是见多识广的人,打从汉唐以来的珍器细瓷,包括唐宫秘色釉,也不知见过多少,可几曾见过如此神仙一般的品相? 众人越品赏越觉说不出话来,不由得齐齐呆住了。 良久,李榖谨慎地问道:“陛下,此御窑新色可有名目么?” “呵,‘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御窑新色,就叫做‘雨过天青’。” 大周显德元年九月壬申,朔日。 天子诏下,以官家潜龙宫东京晋王府旧宅为皇建禅院,以沧州开元寺僧清兴担任皇建禅院住持,又以持戒清净之比丘八十一人入寺修行。 皇建禅院主供文殊师利菩萨,为此,清兴法师特意请人绘制了沧州唐代开元古寺前的文殊立狮子像进呈于御前。 开元寺原名大云寺,乃则天女皇登基当年首建,至唐玄宗开元年间改称开元寺。其香火数百年常盛,据传乡民但有求告,极其灵验。去岁,沧州乡民苦于临海多风波,生计难继,便集资在寺前铸了尊文殊立狮像镇海。文殊师利菩萨像由汉白玉雕成,身高一丈五尺,左手持如意,右手持慧剑,脚踩铁莲座。莲座安放于一尊大铁狮子背上,铁狮子有一丈七尺高,外貌极其威严雄伟。菩萨像落成之后,清兴法师率领门下弟子日夜诵经祷祝,沧州沿海风波果然大减。乡民大喜,都说清兴法师福田广种,文殊菩萨功德无量。 君怜见了清兴法师呈上的文殊立狮子绘像,十分喜悦,便召他入宫,细细询问了此画的由来,以及沧州沿海的民情典故。清兴一一从容作答。 君怜命清兴在禅院中单辟一室供奉此画,临去,又赐清兴一柄内府玉如意作为镇寺法器。 数日后,皇帝夫妇率皇子皇女、司宫令杜氏及一众旧从亲幸皇建禅院,一则故地重游,二则也以此确认其皇家寺院的地位。 观音与训哥儿对于旧家的孩提记忆未必明晰,但一入禅院山门,却有种天然的如鱼得水之感。于是不顾保傅们的牵绊,无拘无束将旧时家园钻了个遍。 至于朱雀呢,她默默回到自己一度寓居的海棠别院中,在师父曾经留下黄铜药秤的案几旁坐了下来。禅院中的知客僧告诉她,过不了多久,这里将会被改建成藏经阁。 天高,影淡,光阴如水。 正殿中的铜磬之声悠悠传来。 一切皆如梦幻。 &《资治通鉴》:“帝留心农事,刻木为耕夫、蚕妇,置之殿庭。” “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者般,即这般。据载,其时有司奏问世宗御窑该烧成什么颜色,世宗便做了如是回答。我在《到底该叫“柴荣”还是“郭荣”》那篇文章里提到过,世宗时期的御窑,在北宋以来被讹呼为“柴窑”。“柴窑”所出瓷器,釉色名为“雨过天青”,这是一种在中国瓷器史上极其独特、极其高雅、极其罕见的颜色。世宗身后,由于种种复杂原因该釉烧制法失传,已经烧成的有限器物被藏家珍藏深匿,不再现于江湖。即便后来北宋最高成就“汝窑”中的天青色,也不过依“雨过天青釉”传说、力图追效而已。呵,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了。 《沧县志》:“铁狮子在旧州城内开元寺前”。历经千年,至今沧州铁狮子仍旧留存于世,狮子背上的莲座也与狮子一体存在着。至于莲座上的文殊立像,则是本书拟设的。因为,既然有莲座,就应该有文殊,而不是单独一只狮子像。可是为什么文殊像没有留存下来?我只能猜想,也许雕塑祂所用的材质不同,难以像铁狮子那样,穿越上千年的乱离水火,伤痕累累地“活”到今天。至于为什么是立像而不是坐像呢?你猜。 - - - - - - ------------------------------------------------------- 碎碎念:*^-^*求推荐,求票,求评论,求打赏,求收藏,求转发,求粉,各种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