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儿_第八十八章 内忧外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八十八章 内忧外患 (第3/3页)

代他们的课程,怎么会与他们有瓜葛呢?

    从笔迹和信中的语气推断,写信的极有可能是一个女生。

    王加根又把班上女生的作业本挑出来,重新比对了一遍。结合平时掌握的情况,最后框定了四个“嫌疑人”。

    他把这四个“嫌疑人”逐个叫到家里来盘问。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她们如实坦白,道出真情。

    “嫌疑人”众口一词,都说自己没有写。

    王加根非常无奈。

    他不想继续调查下去了。情况已经非常清楚,找出写信的学生真的没什么意义。正当他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班上的六个女生同时来到了他家里。她们一个个满脸通红,承认信是她们商量后集体写的。趁办公室没有老师的时候,从窗口扔到了丁胜安校长的办公桌上。

    “我们不想听邹金桥上课,强烈要求学校换英语教师!”女生们情绪激动地表达她们的诉求。

    王加根不解地问:“你们不是说邹金桥重女轻男么?他对你们女生那么好,你们怎么还有反感情绪呢?”

    女生们回答说,邹金桥是黄鼠狼给小鸡拜年——没安好心。

    王加根答复,他会把大家反映的情况向学校领导汇报,至于换不换英语教师,那是学校领导决定的事情。他同时提醒学生们,不能因为不喜欢哪个教师,就放弃那个教师所教的课程。这样意气用事,最终受害的只会是自己,因为中考是以总分来划分数线的。六门主课齐头并进,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一门功课掉了队,其他五门考得再好也是枉然。六减一等于零——大家务必明白这个道理。

    六个女生唯唯诺诺,点着头向班主任保证,她们绝对不会放弃英语学习。

    期中考试是检测阶段性教学成果的标尺,学校上上下下对两个毕业班的考试成绩特别关注。

    出人意料的是,王加根带的初三(1)班完败。除了语文和政治两个班不相上下以外,初三(2)班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英语都比初三(1)班考得好。六门主课总分前五名的学生全部集中在初三(2)班,而且都是留级生。其中,有四人是从初三(1)班转过去的。

    这样的结果,再一次让王加根着急上火,义愤填膺。

    老话重提没什么意思,他必须正视现实,从自身的工作中查找不足。相同的教师授课,两个班的考试成绩如此悬殊,要么是初三(1)班学生基础普遍较差,要么是他在班级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如果是第一种情况,他觉得并不可怕。毕竟,他接手初三(1)班才两个多月,后面有的是时间。他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学生们迎头赶上。王加根最担心的是第二种情况。如果他的教学方法存在缺陷,那才是最致命的。在这方面,他进行了认真检视和深刻反省。

    期中考试前夕,王加根参加了下半年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会不会是因为自己复习备考分散了精力?放松了对学生的管理?

    回答是否定的。几乎每一节自习课,他都拿着自学考试教材坐在教室里,一边看书,一边守着学生自习,不存在放松管理的问题。

    王加根认为,问题还是出在学生身上,还是因为初三(1)班没有留级生。读过一个初三的学生,肯定比刚到初三的学生基础知识要扎实。要扭转这种被动局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必须有耐心。

    他给自己确定了一个拼搏赶超的目标:上学期争取与初三(2)班拉平,下学期全面超越。至于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他心里并没有多少底数,有的只是自信。

    眼下,王加根还得承受来自领导、同事、学生、家长及社会上带来的舆论压力。

    别人不了解牌坊中学的内部情况,他们才不管这理由那原因呢!他们只关注考试成绩,只关心考试总分排名靠前的学生人数。

    两个班一比较,他们普遍认为:姜还是老的辣。

    大家开始质疑王加根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

    那些转班的留级生及家长为他们的明智之举而庆幸。悲观人士甚至担心,初三(1)班会在中考中“剃光头”。

    在王加根为初三(1)班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而郁闷的时候,方红梅同样在为她弟敬武的“退步”而焦虑。

    敬武在初一时,每次大型考试成绩都不错,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而升到初二的第一次期中考试,成绩断崖式下滑。总分在全班六十四个学生中,名列第五十三名。

    怎么会这样呢?王加根和方红梅面面面相觑。

    内忧外患让夫妻俩焦头烂额。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