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八章 内忧外患 (第2/3页)
些什么。因为闲话扯多了,教学任务无法在四十五分钟之内完成,他就不按时下课,无休止地拖堂,挤占其他老师的时间,影响学生们休息。还有学生反映邹金桥“好色”。上课提问,只点女生,不点男生。解答问题也是对女生特别有耐心,站在女生的面前,或者挤在女生的座位上,一讲就是老半天。而男生提问,他三言两语就打发了,敷衍塞责,完全是应付差事。还有,他经常把女生叫到他的宿舍里背课文,或者在宿舍里给女生开小灶,辅导女生写作业。男生是从来享受不到这种待遇的…… 王加根和肖玉荣商量过后,两人一起找学校领导反映情况。 结果,丁胜安把这事推给宁海涛,说教师分工是教导主任的事情。宁海涛又是个“老好人”,不发表任何意见,说人事安排历来都是张副校长说了算。张仲华不好意思把皮球再踢还给丁胜安。于是就表态说,临阵换帅是兵家大忌。邹金桥已经在初三教了这么长时间,中途把他换下来肯定不妥当。更何况,金桥老师是毛遂自荐教初三。人家满腔热情,学校领导更不应该挫伤他的积极性。至于教学方法上的问题,可以与他交换意见,让他改进一下就行了。 事情就这样不了了之。 没想到,这才过了几天,学生们又向邹金桥开炮了。 看到信中骂得那么痛快淋漓,王加根心中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快意。说实话,他也不喜欢邹金桥这个人。 首先是邹金桥的长相就不讨人喜欢。尖嘴猴腮,头发又总是梳得油光水亮,看上去男不男女不女的。门牙有两颗暴得特别厉害,怎么抿嘴唇都包不住。正如邹贵州贬损和学生们反映的那样,邹金桥这人看到年轻女人就管不住自己,老是色迷迷地盯着别人看。不管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总是主动与别人搭讪拉话,比女人还要婆婆mama。说他有非分之想吧,也谈不上,他就那个德行。正如苍蝇喜欢臭味、狗喜欢吃屎一样,他就是有那种嗜好,热衷于围在女人身边转。到牌坊中学来代课,邹金桥表现得特别积极。自告奋勇教初三,早自习主动到教室,上课又老是拖堂,占用其他老师的自习时间。周末补课他天天到,如果其他科任教师有事,或者不想来补课,时间和机会就会被他占用。 看到邹金桥这么卖力,加根曾经窃喜过,认为有这样的科任教师很难得。直到听了学生们的反映,他才产生了忧虑。前段时间,因为留级生转班和插班生推诿这些问题,王加根考虑得较多的是初三(1)班,关心的是他个人的业绩。而现在,他关注的是整个学校,开始担心这届毕业生的前途和命运。 与往年相比,这一届毕业班教师的变化较大。学校唯一的化学老师因病请假,长期病休,学校只得让一个数学老师改行教化学。多年在毕业班“坐庄”的赵乾坤突然“下庄”,把初三英语的重任交给了代课教师邹金桥。算上王加根,这届毕业班教师中有三个是“新人”。虽然期中考试的成绩还没有出来,“新人”们的表现还未可知,但从平时的观察,特别是学生们的反映来看,估计差强人意。当然,王加根对他教的语文还是蛮有信心的。 教师配备与学校领导的决策有关,属人为因素。客观条件同样不尽如人意——开学到现在,学校老是停电,完全没有办法组织初三学生搞晚自习。王加根有时觉得,方方面面都在故意与他作对,促使他第一次教毕业班“翻船”,让别人看他的笑话。 天要灭我,我能奈何?他常常这样悲叹。 这些话,他当然不能在校长丁胜安的面前讲。人家把儿子托付给你,放在你的班上,还指望着你培养成才呢! “金桥老师的情况,前期我已经找学生了解过,并且向张校长和宁主任作过汇报。现在去查这个写信骂他的学生,又有什么意义呢?”王加根对丁胜安布置的“侦查”任务提出了异议。 丁胜安说,金桥“好色”大家都知道。平时与女的聊个天,搭个腔,说个荤段子,开几句玩笑,这都无所谓,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就是怕他与女学生之间发生不正当关系,那样的话,问题就比较严重了。 “查找写信的人,主要是想了解有没有这方面的情况。”丁胜安直言不讳地说。 王加根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答应尽快开始调查。 丁胜安离开之后,王加根就去了办公室,抱起班上的学生作业本,又返回家里。他决定从核对笔迹着手,查找写信骂邹金桥的学生。 他把那封信摊开,放在桌子上,又一本一本的翻开作文本,与信上的笔迹进行比对。遗憾的是,没有任何一个学生的笔迹与纸条上的字迹完全相同。或许这封信不是初三(1)班学生写的?但丁胜安明确告诉过王加根,肖玉荣已经排除了初三(2)班学生写信的可能性。 两个初三班的学生都没写,未必还会是初二或者初一的学生?邹金桥又没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