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578章救星来了 (第1/2页)
卢昌华把手里的水罐车进行了分配。 六分场三台,七分场,九分场,十分场各两台。 六分场离得最近。 三台水罐车在六分场种植户的带领下,直接来了河边。 这条河往年流量不小。 今年虽然干旱,河水量小了很多,可依然比其他的小河水多。 三台车一字排开,在河边抽水。 也就是半个小时,五吨水罐就满了。 昌和-100轮式拖拉机突突突的喷着黑烟,离开了河岸,冲上了机耕路。 向着杞柳田驶去。 此时,六分场的连队广播已经发布了消息。 高音喇叭里尽是兴奋的声音。 “啊,各位职工家属请注意,各位职工家属请注意,种植杞柳的种植户,马上带着水桶去田里,有水罐车给大伙拉水。请大家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抓紧时间去抗旱,该浇水浇水,这种关键的时候,千万不能偷懒。” 大喇叭里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催促,让大伙赶紧去田里。 这边水罐车刚到地头,就有人呼啦一下围上来。 水桶就排上了队。 “他王婶,你家浇了多少了?” “嗨,一半还没有呢!没有水车啊,靠人挑?得到啥时候啊?!” “就是。现在好了,有了水车,咱们就省劲儿了。” “可不咋的!” 距离最远的连队是十分场。 靠近长水农场的最南端了。 虽然这里也有河道,可是缺乏水罐车。 当分场领导接到杨光场长的电话,说卢总调来了两台水罐车,先给杞柳田浇水,然后借给分场使用时,分场的场长和书记都激动的不知说啥好了。 他们在旱情开始阶段就向农场申请水罐车了。 可是,现在的农机更新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农场的所有农机具都是国家的。 由农场出钱统一购买更新。 如今,政策变了。 国营农场改革之后,所有的农机具都归了个人了。 以后再更新,就需要个人出钱购买。 水罐车这种设备属于抗旱物资。 平时用不上,也不能产生啥经济效益。 职工个人谁愿意出钱买? 现在需要的时候,大家都抓瞎了。 农场的抗旱专项资金倒是有,可是那点钱也就是买个抽水机和一些水管子。 要是购买水罐车,就别想了。 接到电话,分场领导就在路口等着。 结果从早上等到中午,没见车来。 他们心里就发毛了。 不是说有两台车来吗? 怎么不见人影啊? 卢昌华开着车跟在水罐车的后面。 从场部的良种场往南,一路畅通。 到了九分场,有两台车开进了场区。 九分场领导乐屁了。 赶紧让人带着水罐车去河边取水。 他们拉着卢大老板的手不放。 “卢总,既然来了,就在我们这吃顿饭吧。” “谢谢,我还真不能在这吃。” “咋的?” “我还要去十分场呢。” 卢昌华指了指路边停着的两台水罐车。 “他们那边也旱得不得了。” “呵呵,也是。不过,他们那儿的路有点不好走。” “没事,我们走慢点。” 十分场在九分场的南边。 这条路是真不好走。 倒不是他们不修路。 而是,每年的夏秋两季,会发生山洪,把修好的路冲垮。 年年修,年年垮。 去年又冲垮了。 大冬天的时候倒是拉来了很多砂石,堆在路边。 可今年一直干旱,大家的注意力都在抗旱上,还没腾出手来修路呢。 原本卢昌华想开着奔驰进十分场的。 结果被九分场的领导拦下了。 “您要去十分场,还是别开车了,否则就得让路上,干脆就停在队部吧,回来的时候,您再开走。” “那行。” 听人劝吃饱饭。 卢昌华从善如流。 把车停好,他就挤上了打头的拖拉机。 跟他们挥手告辞,一路暴土扬尘的奔十分场开去。 果然。 这条路坑坑洼洼,就像是被炮弹炸了似的,全是炮弹坑。 走了一段之后,又出现了一两尺宽的深沟,横在路上。 一看就是大水冲断了路面。 还有的路面上堆积着土块。 有点像去年冲下来的泥石流。 就这样的路况,想要快哪里快得了?! 一直到下午三点多,水罐车终于出现在了十分场队部门前。 分场领导悬着的心这才落了地。 “卢总,欢迎欢迎,一路辛苦了。” “哎呀,我说领导们啊,不是我们速度慢,是这路实在太难走了。” “呵呵,是啊。我们十分场条件不太好,让您见笑了。” “以后这路啊,还真的好好修修。这每年都这么整也不是个事啊!” “是,是,就是没钱啊!” “既然我们都来了,就组织职工抗旱吧?” “啊?都这时候了,干脆明天再干吧,司机也没吃饭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