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4,从养鱼开始_第0577章旱灾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577章旱灾 (第1/2页)

    今年的干旱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从五月份开始整整一个月,滴雨未下。

    就连卢昌华的地下泉眼的出水量都减小了很多。

    围绕着三分场的几条小河也水量减少。

    农场各连队都积极的展开了抗旱工作。

    所有河边都排着队,十几辆水罐车抽水。

    遇到这样的旱情,以前那种喷淋方式就不好使了。

    首先采用精准灌既的是卢昌华的六号地块。

    因为这个地块今年种植的都是小麦。

    他让人在麦田里铺设了一米高的木头架子。

    把pVc材质的水管架设在这些架子上。

    在管子的底部钻出小孔来。

    这样的管子,每隔两米远铺设一根,从地头一直延伸到地尾。

    每十根管子在地头并联在一起。

    水罐车的出水口加装一个加压泵,再连接到管头上。

    一个水罐车能装五吨水,通过加压泵把水打进这些水管里。

    下面的小孔就会陆续的喷射出水流来。

    压力一大,就行形成雨雾状态。

    只要连续喷淋两罐水,就能有效缓解农作物干旱问题。

    卢昌华这几天亲自在地头指挥。

    六号地上千垧农田陆续的得到了灌既。

    麦苗明显的拔节长高,颜色嫩绿。

    连队很多水罐车只能去河边抽水,而卢昌华却就近取水。

    李振国也张口求援了。

    可卢昌华这次没有答应。

    “李书记,不是我自私,您也看到了,我水库里的水下降的很厉害,我自己的地用水都不够,要是你们再来取水,恐怕就要抽干了。我的鱼咋活?”

    李振国点点头,叹了口气。

    “我知道,水库我也去看了,你说的是实情。”

    “书记啊,实在没招,就机井抽水吧,花点电费也值得。来回跑河边抽水,不也费油么!里外里一回事啊。”

    “也只能这样了。”

    有时候,人就是算不过来账。

    总认为抗旱一定要用免费的水。

    可这运输成本也是钱。

    有现成的机井不用,闲着干啥?

    费电?

    确实,抽地下水费电,可是节省了路程,节省油料钱,一样的。

    因为水库就在六号地旁边,卢昌华自己用就用点人工和油料。

    虽然不用再往地里开车了,取得了更好的效果。

    可是这水管铺设的费用可不低。

    见卢昌华花这么大的功夫,李振国有些不认可。

    以前水罐车进地里喷淋,就跟喷洒农药一样,只是行走速度慢点。

    关键是省事啊。

    而且不费钱。

    卢昌华可不这么认为。

    “李书记,我这水管明年还能用呢,可不是一次性的东西。重要一点,灌既效果好啊,还省水呢,这就是精准灌既。”

    “再说了,以前水罐车需要在地里跑,既费油,灌既效果也不好,就是走个大面,麦子的叶面打湿了,根部还是干的能。”

    “而且要是走到半道没水了,还得来回跑,麻烦。”

    “再说了,这麦地被你这么来回的碾压,早就轧实成了,也不利于麦苗生长。”

    “嗯,嗯。”

    李振国点着头。

    卢昌华说的这些都对,可是谁出钱啊?

    再说了,分场的农田上万垧,哪里能花这么多钱搞?

    成本太高了。

    卢昌华这个方法,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有人不以为然。

    卢昌华知道,自己在麦田里搞这个,成本太高,不划算。

    很多职工是没法搞的。

    今年你搞了,明年轮作,你的地还不知道在啥地方呢。

    你咋搞?

    年年要重新弄。

    卢昌华的地是固定的,虽然秋收的时候,这些铺设的水管也得拆除,明年要是再用也得重新铺设,可是对他来说,增加的就是一次成本。

    【稳定运行多年的小说app,媲美老版追虫都在用的换源App,huanyuanapp.】

    以后就是增加点人工而已。

    李振国咂咂嘴,说道:“这玩意也就你能玩得起,我们还是用老办法。”

    为了节省水罐车在地头的时间。

    卢昌华在地头上搞了很多水箱。

    有了加压泵也不再需要水罐车直接放水了,只要把水灌进水箱里,由加压泵给水管里送水就行。

    卸了水,水罐车就能再去水库抽水了。

    只要保证水箱里有水,水管就能24小时的喷淋。

    其实,喷个24小时,基本就可以了。

    农田抗旱如火如荼。

    杞柳本就是喜潮湿的林木,干旱对它来说是致命的。

    在卢昌华的提议下,农场先安排的抗旱灌既就是杞柳田。

    谁知道,这干旱持续了一个多月。

    其他的作物也缺水。

    没办法,提供给杞柳灌既的水罐车不得不转移战场。

    这五千亩杞柳又成了没娘的孩子了。

    卢昌华也急啊。

    可这事他也只能干着急。

    六分场的杞柳田。

    由于持续的干旱,很多杞柳长到三四十公分,颜色有些干枯发黄了。

    蔫了吧唧要死不活的样子。

    家家户户的很着急。

    很多人家这回不用领导们催促了。

    有用水车拉水的,有用水桶挑水的。

    反正能想的法子都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