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90章连天雨 (第1/2页)
从六月中旬开始,天降大雨。 中间晴两天下三天,一直到了月底。 农田里的秧苗倒是不再干旱了。 干涸的土地吸饱了水分,再蒸发一些,遇到冷空气又再次降雨。 就这样反反复复。 幼儿园也放了暑假。 小糯米带着三个伙伴在家里练画画。 一到天气放晴就去院子里玩耍。 这段时间,卢昌华利用放晴的间隔,把自家的院子重新铺上了水泥。 以前,院子里铺的是红砖。 经过这些年的使用,冬寒夏晒,早已经坑洼不平了。 如今在红砖上面灌上水泥砂浆。 院子里干净了不少。 至于院门外的土街,就没办法了。 这里经常有机动车经过。 保不齐会有农具路过。 所以,每年这路都会很烂。 尤其是夏秋之际。 一下雨,就是烂泥路。 要是水泥硬化了,机动车一过,就会碾压的稀碎。 卢昌华只能在院门口安装一个水管。 阴雨天来家里,在门口把雨鞋上的泥洗洗,这样就干净些。 小糯米有了玩耍的地方,卢昌华其他的暂时就不管了。 一进入七月,天气又发生了变化。 竟然稀稀拉拉的下起了连天雨。 每天都是湿漉漉的。 此时,正是田间管理的时节。 很多职工被逼无奈,都下地拔草去了。 连天雨一下,地里的杂草就开始疯长,跟小麦和大豆誓比高。 一眼望去,田地里碧绿一片。 可这里有一半是杂草。 要是不处理,那就会影响粮食的产量。 阴雨天里去拔草太遭罪了。 一天到晚的穿着湿衣服,容易生病。 有些杂草对皮肤还有刺激性,经常会让人过敏。 所以,这工钱就少不了。 每天都不能少于80块。 这还是拔草,要是铲地,至少要100块。 现在除草必须使用人工作业。 农田里水分饱和了,一脚下去,直接能踩出一个深坑来。 这还是一个人,要是拖拉机下地,直接就会陷在里面。 拔草这活,没啥技术含量,就是沿着垄沟走,看见杂草就拔下来,打成捆,由专人扔出地外。 那些专门干这些短期工的人,都是老油条。 干活偷jianian耍滑。 比如,他不会把草拔下来,而是拦腰折断,更有甚者,直接把草折在大豆秧子下面,只要上面看不见草即可。 因为现场监工的人,根本就看不过来。 只要大面上过得去就行。 很多半大孩子在暑假干拔草的活,十天就挣八百一千的,就算勤工俭学了。 前世,卢昌华也干过这种活。 虽然可以偷jianian耍滑,可是就是在垄沟里走一天也很累。 因此大家都耍滑头。 今年,卢昌华让张老六回来带工。 有人说了,不是有农药吗?喷除草剂就行了,为啥还要人工拔草啊? 那就跟天气有关了。 喷洒除草剂需要在晴天进行。 如今这段时间正是连雨天。 一天到晚的稀稀拉拉。 喷洒除草剂就会被雨水稀释,起不到作用。 六号地块的地头上,一字排开站了上百人。 每人负责两根垄。 人就站在垄沟里。 所有人都穿着雨衣,脚上也穿着雨靴。这都是他们自备的。 这样天气,要是不穿雨衣还真受不了。 卢昌华提供棉线手套。 张老六吆喝一声,就有人开始发手套,每人一双。 “标准就是把草连根扯下来,扯的时候注意,不要把大豆秧子扯了。” “扯下来的杂草系成捆,扔在垄沟里。” “听清没有?” “听清了。” 回答的声音稀稀拉拉。 “大点声,听清了吗?” “听清了。” 把杂草捆扔在垄沟里是卢昌华的主意。 一根垄长度有一两公里,如果把所有的杂草都扔出田外,得有专门的一批人干这活。 现在人手紧,任务重,先把草拔了就好。 就是这些杂草捆再次生根长起来,也追不上豆秧子了。 “开始!” 张老六一声令下,这上百人就进入了田里。 沿着垄沟子往前走。 所有人都跟在张老六的身后。 由他来控制前进的速度。 他快则其他人就快,他慢其他人就慢。 这就叫带工。 这些人中,也穿插着卢昌华的工人。 他们自己也拔两根垄的杂草,不过,还有监督的作用在。 如果有人偷jianian耍滑,湖弄人,他们则出声制止,要求更正。 卢昌华的地,杂草就拔了十天。 算是初步拔了一遍。 卢昌华知道,肯定拔不干净,偷jianian耍滑的人肯定有。 他也无法苛求。 至少大面上看着还是好的。 每天卢昌华都会跟着大伙一起到地里,虽然他不下地拔草,可他还是会坐在车里面看着。 等这些人过去了,他就会走下车子,在后面观察,看看拔干净没有。 其实,这也就起到一个威慑作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