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489章风云突变 (第1/2页)
从五月开始,整整一个月,整天刮风,滴雨未下。 东三省的抗旱物资一下就短缺了。 尤其是抽水机,更是一机难求。 这场干旱波及了大半个中国。 昌和集团在这时候向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抽水机,一时间门庭若市。 北宁地区,黑河地区,齐市地区,绥化地区,就把昌和的库存包圆了。 陈立国立即加大了抽水机的生产量。 可来厂子拉抽水机的汽车依然在厂门口排起了长龙。 大部分都是东北地区和华北地区的经销商。 别看抽水机结构简单,没有啥技术难度,可有一样,很多厂家生产的都是电动抽水机。 而农田大多远离居民区,附近也没有电源,所以这些抽水机就没法使用了。 而昌和生产的抽水机是搭配小型柴油发动机的。 这就是动力源。 只要有柴油,就能抽水。 这就解决了没有电的难题。 能不受农民的欢迎吗? 再说了,发动机也是他们的强项,稍加改造即可成套销售。 当然了,也有单纯的抽水机,这是给那些家里有柴油机的家庭提供配套的。 总之一句话,昌和在这一个月的抗旱中,销售了大量的成套抽水机和单体抽水机。 为黑省和周边省份的抗旱工作做了贡献。 卢昌华由于有水库,水源充足。 再加上更早的投入了抗旱工作。 他地块里的小麦和大豆都长势喜人。 一眼望去,水库东侧的大片农田绿油油的一片,接天连地,犹如铺了一块巨型的绿色地毯一般。 三分场临近水库的其他地块也借光了。 李振国也抽水喷灌了。 把卢昌华的水库都差点抽干了。 至于太远的地块,只能就近想办法了。 附近有河沟的就抽水抗旱,实在没招了就打井。 好在东北水源丰富,地下河也多。 打的井个个都出水了。 可有一样,地下50公分就遇到了冻土层。 打井的师傅费了好大的劲儿,才打穿的。 打井就用了半个月。 水井就用了大半个月,抢救了大部分秧苗。 李振国刚露出笑脸,这老天爷说变脸就变脸了。 六一刚过,卢昌华陪同李振国查看秧苗情况。 望着农田里绿油油的秧苗,李振国羡慕的说道:“昌华啊,你真是有远见。” “书记这话怎么说?” “说你有远见一点不假。” 李振国直起腰来,眺望着田地尽头的景色。 “你看看,当初你承包水库,后来又扩建水库。” “遇到干旱,你能及时的灌既,遇到洪涝,你能及时的排涝。这不是有远见是什么?!” “这种水利设施啊,还真得多建才行啊。” 李振国感慨完,抽泣香烟来。 “书记,我承包水库可没想那么多,这都是巧合。” “不管是有意也好,巧合也罢,总归得到实惠了,这也是一种远见。” 他吐出一口烟来。 “哎,今天有点怪啊,也没有风,还有点闷。” 卢昌华这才注意到,往天的春风已经消失了。 秧苗不摇不晃的。 李振国手上的香烟,飘着一条笔直的烟柱。 “还真是啊?不会要下雨吧?” 卢昌华抬头望天。 天空有些灰暗。 正说着,他的脸上一凉。 “真下雨了?” 他伸出手去,手心也是一凉。 “你感觉到了吗?” 李振国也把香烟含在嘴里,腾出手来,伸向前方。 “哎呀,真有雨。” 此时两人的脸上都接连落下了雨滴。 “真下雨啦!” 卢昌华兴奋中带着一丝担忧。 李振国却咧嘴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终于下雨了,希望这雨下的大些,好好解解渴。” 头顶落下的雨点越来越多,越来越密。 两人赶紧钻进车里。 噼噼啪啪的雨点砸在车窗上,很快就把窗子变得模湖起来。 引擎盖也被打的噼啪作响。 此时的声音在两人的耳中非常的美妙。 犹如三伏天吃了块雪糕,解渴舒服。 两人的兴奋性还没过去,雨却停了。 听不见外面的雨声,卢昌华推开了车门。 脚下平地飞灰的干燥地面颜色变深了。 他一落脚,鞋底就粘上一层湿泥。 再一抬脚,留下了一个干爽的脚印。 这阵雨只打湿了一层地面,里面的土依然是干的。 “这点雨不管事啊!” 李振国用脚踢了踢地面的浮土。 有些惋惜的说道。 “还得再下个四五回才能见效。” 两人站在农田边望着天,希望再有块云彩能下点雨。 勐然间,他俩听到远处的雷声。 却不见有闪电。 “打雷了?” “嗯,可能还得下。” 正说着,噼噼啪啪的雨点又落了下来。 “我去,这雨,谁来就来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