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88章干旱来临 (第2/2页)
于是,地头这儿就更热闹了。 卢昌华当然要一视同仁,也给他们分了烟。 抽了两支香烟,喝了两杯酸梅汤,大伙加了种子,拖拉机再次轰鸣起来。 拉着长长烟尘,笔直的向着远方驶去。 正在卢昌华在六号地块忙着播种的时候,李振国骑着摩托风驰电掣的来了。 “昌华。” “书记,你来的正好,喝杯酸梅汤吧,老孙的手艺,不错。” 接过卢昌华递过来的杯子,李振国一口干了。 他咂咂嘴,说道:“还真行。再来一杯。” 卢昌华给他舀了一杯。 李振国端着杯子,抿了一口。 这才说道:“你这边怎么样?” “还行。” “你那边呢?” “我那边也在播种,一切正常。” 李振国略一停顿,说道:“按理说,往年这时候多少都会有点雨,今年再一点动静没有呢?” “书记急啥啊?在等几天看看。” 人有的时候,好的不灵坏的灵。 连续一个礼拜,分场的小麦都播种完了,还是滴雨未下。 按说这也没什么。往年也是进入五月份才开始正式下雨的。 一般在四月底会星星点点飘点雨滴。 虽然现在为下午,不代表五月份就没有雨。 天气预报也没说有干旱呐! 可这一等就过了五月十号。 农场的大豆都播完了,还是滴雨未下。 要不是有积雪融化的水分在,恐怕这种子能不能发芽还是两说呢。 此时,不仅风大,太阳也逐渐的毒辣起来。 张老五跑来找卢昌华。 “老板,到现在还没下雨,地里可是很干呐。”
“小麦出苗了吗?” “出了一部分,还有些没出来。” “按理说这温度也够了,看样子是干旱了。走,咱们去地里看看。” 卢昌华拉着张老五去了地里。 果然。 六号地块隐隐约约浮现出绿色。 可是到近前仔细看,就会发现,有些地方的麦苗都没出来。 卢昌华蹲在地里,用手挖出泥土。 手上的浮土干巴巴的,风一吹就是一股烟儿。 再看土里的麦种,已经干巴了。 个别麦种已经像面粉一般,碎了。 他们连续挖了十几处,基本都是这样。 “坏了,干旱了。” 按理说,小麦种下去一个礼拜就能发芽。 现在种下去都十二天了,没发芽都就够戗了。 现在只能想办法补种了。 “走,去队部。” 两人心急如焚的来到队部。 李振国根本就不在。 一问才知道,李振国去场部开会了。 “还开会?” 张老五有些怨气。 “可能是抗旱的事。” “咱们赶紧浇水吧。” 好在卢昌华又水库。 虽然前一段时间放了些水,可是融化的雪水和泉眼水也补充了不少。 张老五抄起电话,打给了驾驶员,赶紧挂上水罐,给小麦浇水去。 现在卢昌华这边的装备倒是不缺。 不像一开始的时候,要啥都没有。 等他俩赶回水库的时候,几辆昌和100都挂着水罐在水库边抽水呢。 抽满了水,就急急忙忙的往六号地跑。 卢昌华和张老五已经在地头上等着了。 见他们来了,就叮嘱道:“喷洒慢点,咱是喷水,不是喷药,主要是补水,排成排每小时两公里。” “好。” 都是老驾驶员了,他们明白该怎么作业。 很快就一字排开,缓缓的想着地中间喷洒。 卢昌华跟在水罐后面,用手挖起喷过水的浮土看了看。 “不行啊,这才湿了一大公分。停下。” 水罐车又停下了。 这些驾驶员看了看浮土情况,说道:“老板,三辆车重复喷洒吧,这样效果好点。” “行,就这么办。” 于是三辆拖拉机前后排着。 第一辆走了,第二辆上,第二辆走了,第三辆上。 重复了三次喷洒的泥土,才真正湿润起来。 “就这么干。” “让水罐车往这儿送水。” 张老五去安排了。 卢昌华捏着潮湿的泥土,这才松了口气。 希望这样能解下燃眉之急。 三辆喷灌车人歇车不歇,一天24小时喷水。 当天晚上,卢昌华刚到家。 李振国就跑来了。 “昌华啊,你水库的水够不够啊,现在得救急啊!” “我知道,我这边已经开始灌既了。你就拉吧。” “好,谢谢。不过,你放心。绝不会让你的鱼***的。” “那些养牛户咋办?” “咋办?凉拌呗!有钱的买水喝,没钱的去河沟里喝,水库里的水还不够灌既用呢。” 李振国现在已经顾不上什么养牛户了,要是粮食减产了,他的责任可就大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