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5章唱响春天的故事 (第2/2页)
常现象。 说道这个,不得不提一句。 当年,胡大贵吃榛子,就发生了一件趣事。 “昌华,我吃到虫子了。” “吐了啊!” “呸!” 胡大贵把虫子吐了出来。 “昌华,完了,完啦!” “你不是吐出来了嘛。” “是吐了,就是半截了。” “哇。” 两人一起吐了起来。 “上菜上菜了。” 吴玥端着一个菜盘子进来了。 众老头们七手八脚的把桌子上的炒货都挪到炕上。 把桌子腾出来。 厨房里的菜肴就流水般的上了桌。 今天依然是两桌。 男人们一桌,女人一桌。 往年,卢昌中一家都会回来。 今年,他要去老丈人家过年。 老卢两口子也理解。 大儿子在市里上班,老丈人家就在市里,过年总不去也不像话。 再说了,老婆孩子都进城了,离娘家那么近,能不回去嘛。 虽然,今天的年夜饭缺了人,可老卢还是很高兴。 为啥? 好朋友都在身边,小儿子孙子孙女也在,他知足了。 老韩头看着卢家团团圆圆,心里羡慕不已。 “卢老弟,咱哥俩可是几十年的交情了。” “争取明年在我那儿过,咋样?” “行,我就是担心,你家客厅太小,装不下这些人。” “哈哈,小怕啥?挤着点好,热乎。” “哈哈。” “要说啊,明年应该去我那儿。” 王德江开口了。 “亲家,行啊,你们竞争一下吧,这事我可摆不平。”
“哎哎,你们咋啥事都不带我呢?” 老胡头不干了。 “这些年,我净占便宜了,明年去我家。” “死老头子,咱们就别争了。咱家和卢家有啥区别,儿子孙子都吃了卢家一辈子了,还在乎一顿年夜饭啊?!” 胡大娘哈哈大笑着说。 把屋子里的人都逗笑了。 卢家人起身进了西屋,这也是他们的规矩。 祭拜了下祖先,就招呼众人开席。 电视播放着今晚的新闻联播。 所有中国人今年的年夜饭都吃的非常提气。 九七年啊,港岛要回归了。 这是中国建国几十年来一个万众瞩目的事情。 中国逐渐强大了。 众人推杯换盏,总结着去年的得失,畅想着今年的规划。 老头们都在说着,九七年,钓鱼达人的队伍要继续扩大,在北山的钓鱼点也要扩张。 一个个眼珠子通红,这可是他们现在最大的心愿。 老太太们则说着打牌队伍建设问题。 王mama提议,要给自己的大伯哥找个老伴,让众姐妹帮着踅摸踅摸。 王瑶和吴玥见状掩口轻笑。 三个孩子吃的满嘴流油,她们也在商讨着幼儿园里的发展。 谁谁谁又成了自己的迷弟迷妹。 卢昌华和胡大贵却说着年后的工作。 “我的身体恢复的差不多了,年后我想回去工作。” 胡大贵咂咂嘴说道。 “你可拉倒吧,不行,绝对不行。” 真实情况咋样,卢昌华明白。 就是休养,胡大贵也得养个一年半载的。 这才几个月啊?! 身体刚好转,万一再出现反复就麻烦了。 “我真的没事了,你看。” 胡大贵伸胳膊挽袖子就要展示肌rou。 “不行,不行。” 卢昌华的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 “年后让吴玥去上班,你继续休养。啥时候能去上班看你的休养情况。” 这几个月,胡大贵虽然回家养病了,可是他的工资是照发的。 就是因为这样,胡大贵才要求回去上班,不干活白拿工资,他心里有疙瘩。 可他哪知道卢昌华两口子的心思啊。 只要你能好,这点工资算个啥啊?! 九七年的春晚终于登场了。 今年的节目对卢昌华来说,既熟悉又陌生。 每当一个节目出现,卢昌华心里都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哎呀,原来这个节目是在这里出现的啊! 这种惊喜也犹如孩子们发现宝贝一般,对卢昌华内心的冲击很强烈。 当《春天的故事》的旋律响起,很多人都有点发懵。 说实话,九二年某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这种事卢昌华还是前世在书里看到的。 【鉴于大环境如此,本站可能随时关闭,请大家尽快移步至永久运营的换源App,huanyuanapp.】 很多普通的老百姓是不关注这些的。 可这首歌,卢昌华知道背景,知道她唱的是什么。 中国老百姓现在最感谢的人就是他。 如果没有他,中国就没有改革开放,老百姓的日子就不会这么好过。 现在家家户户都吃得饱穿得暖了,谁都知道是他的功劳。 而自己能像大爷似的在这躺平,不也是他老人家给的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