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院里人的心思 (第2/3页)
其次是许大茂。 许大茂不管怎么说,在厂里弄了个副主任。 另外,又给秦京茹找了个工作。 他们俩人的工资,直超院里的三位大爷。 但跟徐庆家比,还是差不少。 今天徐庆当了五分厂的正厂长。 职位可比许大茂的副主任高。 待遇方面,自然随之也高。 许大茂要想追上,可不是一条小黄鱼塞给李主任就能行的。 至于院里的三位大爷,除了无儿无女的一大爷易中海外,二大爷和三大爷两家,积攒的积蓄几乎被各自的儿子,掏了个底儿朝天! 六零年那会儿,最困难时期,他们为了能让家里吃饱饭,不挨饿,积蓄没少花。 经过这十几年的积攒,倒是又攒了不少,但给儿子们结婚成家,攒的钱,一点一点又没了。 眼下,三大爷算是穷的叮当响,他三个儿子成事,哪个能不找他要钱。 不管是阎解成还是阎解放,阎解旷,成天到晚的向他伸手。 也就是阎解放和阎解旷结婚后,不在院里住,这才让阎埠贵保住了些颜面。 但阎解成和于莉带着闺女,一家三口还跟着他和三大妈一块吃饭。 阎埠贵心里不情愿,可也不能说关起门不让进屋。 刘海中倒是相对能好点,这位二大爷,从一开始就信奉‘棍棒教育’,三个儿子,结婚的老大一直不跟他住一起,除了结婚时,他看着在院给cao办,出了钱,之后几乎没再问他要过。 当然,人这些年也不在院里。 老三刘光福倒是和老二一家还在。 但刘光福还没结婚,所以,刘海中相对而言,能比阎埠贵略强一点。 可这也只是暂时的,等到刘光度嚷嚷着要结婚时,刘海中跟二大妈还是得看着掏钱让成事。 易中海是不用cao心这些,但没儿没女的苦,让他和一大妈俩人,一直束手束脚地过日子。 有钱也不敢乱花,家里至今除了手电筒外,连一件像样的家用电器都没买。 说没钱,那是假的,院里谁都不会信, 可有钱不花,为了啥? 大院众人也都清楚。 没儿女往后给养老,别说易中海老两口,搁院里谁家身上,谁也都会跟一大爷和一大妈俩人一样,节省着过日子。 如此一来,说起院里光景好过的,只能是住在后院的徐庆家。 徐庆拉扯弟弟meimei走过了最难的年头,挺过了最苦的日子。 现在光景好,日子好,总归是苦尽甘来。 就算是精于算计的阎埠贵,也不得不说一句,“要不是徐庆当年在厂里早早提干。 还一直努力的供弟弟meimei读书。 眼下徐庆一家的日子,可不会是现在这种好过的光景。” 而这,大院众人,全都心知肚明。 他们是看着徐庆一家,日子一年一年渐渐变好的。 虽然对徐庆家的好光景,眼红,羡慕,嫉妒。 但谁也不能不承认,徐庆的眼光,眼界,韧性,不是他们能比的。 如果徐庆当初没辍学,没想着拉扯弟弟meimei,没独自挑起家里的大梁。 而是选择破罐子破摔。 那如今,徐庆一家的日子,则就是另外一番光景了。 而他们,自绝不会今天全都跑来,坐在徐庆家。 只是,徐庆做到了他们压根不能想的事情。 在这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他们不得不来。 易中海扭头环顾徐庆家一圈,望着徐庆家立柜上的电风扇,旁边的缝纫机,炕头上的收音机,以及屋门口停放的自行车。 心中不由感慨:“还是徐庆的本事大,能力强,自个日子过好不算,把爱国和丰铭还有晓雅都拉扯长大,没让跟着受太多的苦不说,还让他们读完大学,各自在国家的安排下,全都提干,拥有了一份体工作。” 易中海心头蓦然生出一丝后悔,恨自己怎么没早点伸手帮徐庆家一把。 哪怕是当年给徐庆借几张粮票,给几个窝头,那他往后养老的事情,何至于发愁。 何至于只能指望柱子。 依着徐庆兄妹四人如今成就,随便一个,哪个赡养他不是轻而易举。 奈何,世上没后悔药卖。 易中海就算是肠子悔青,也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