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档之1995_第101章:国内反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01章:国内反应 (第1/3页)

    第220章国内反应

    四月份的美国冬令时已经结束,中美之间,或者说,中国与美国东海岸的时差从13个小时重新缩短回12个小时。

    美东时间4月12日下午四点钟美股收盘,中国已经是4月13日的凌晨四点钟。

    京城。

    因为某个臭小子离开前提出的一连串新概念,还把事情丢了过来,白天忙碌的工作之余,郑戍明这几日都在熬夜亲自写一份全新报告,每次都是凌晨之后才休息,不过,今天虽然是周六,郑戍明还是不到四点就醒了过来,比定下的闹钟还早一些。

    关掉闹钟,郑戍明没有打扰妻子,轻手轻脚地起床来到客厅,便主动拨出了一个号码。

    昨夜睡前已经了解一些,郑戍明还是急切地想要知道更多结果。

    电话拨通,美国那边,一连串信息也反馈回来。

    49.125美元。

    这是雅虎IPO第一天的股票收盘价格。

    郑戍明首先忍不住计算的,就是那小子500万美元投资的增值结果,接近2500万美元,折算人民币相当于两个亿。

    从年前他亲自干涉接管了少年手中的那批股票到现在,不过两个多月时间。

    短短两个多月,一个十六七岁少年,就把一笔本就是巨款的资金翻了四五倍,这简直让人咋舌。

    郑戍明还随口问了下斯高柏那边。

    明显与雅虎相互印象,斯高柏当天的股价也再次大涨了接近5%,继周二那天突破10亿美元市值之后,目前又已经接近了11亿美元,而某个少年创立的水星资本,掌握着斯高柏11.3%的股票,价值超过1亿2000万美元,其中归属水星资本收益也因此接近2000万美元。

    又是一个多亿人民币。

    郑戍明想起这两年吵吵嚷嚷的什么富豪榜,如果今年再有,只怕……必然会出现一个都还没成年的小家伙。

    关键是,实在太快了。

    从某个少年去年崭露头角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

    这节奏要是继续下去……

    简直不敢想。

    郑戍明还因此又产生了另外一个念头。

    某个少年,就是一匹非常不驯服的小马驹,不仅是千里马种子,特别还是受不得委屈的那种。

    就像……

    少年已经把钱弄了出去……郑戍明可以想见,若是处理不好,什么时候,连人都跑出去了,也不是没有可能。

    毕竟这年代类似事情实在太常见。

    郑戍明却绝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不说其他,只是前几天少年离开时随口说出的那几个概念,郑戍明觉得,比那些活了大半辈子的老学究眼光都不知道高出了多少,这样人,尽量留下来,让他走正路,于国于民必然都有大益处。

    想到这里,郑戍明直接做出了一个决定。

    正在亲自着笔的那份报告,郑戍明打算把某个小家伙列为第一署名,自己就随便挂一下。

    总之,一定要让他更加受到重视。

    再就是,少年提出的那份发展互联网产业的计划,随着那家名叫雅虎的公司上市第一天市值就冲破10亿美元,郑戍明觉得,也不需要再丝毫犹豫。

    当天色逐渐亮起,坐在客厅座机旁的郑戍明不知不觉已经将各种想法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然后,早饭都来不及吃,郑戍明又打了一个电话,就匆匆出门。

    很多事情都要加快。

    商都。

    今天周六,清晨的街道上少了一些工作日的人流如织,但很多街边的书报亭,却比往日都要热闹。

    钟长林没有睡懒觉的习惯,早早起床在玉川河畔慢跑晨练,恰好路过一座书报亭,即使知道缘由,看那么多人都围在一起,还是凑了过去。

    不出所料,书报亭醒目位置,好几份报纸的版面上都出现了雅虎上市和某个少年作家身价大涨的消息。

    钟长林还看到了一个‘一日赚两亿’的惹眼标题。

    挤在旁边拿起恰好在手边一份自家的《商海》杂志,钟长林饶有兴致地倾听周围人的讨论。

    “……”

    “这孩子一天赚两个亿,咱们一个月几百块,想想真是白活。”

    “这也算为国争光了。”

    “什么争光,这次去美国探探路,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移民了,现在有本事的都移民。”

    “移不移民不说,看人家又能接受国外采访,又能在国外发表小说,这次还能在国外投资,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