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六章 会稽风情 (第3/3页)
> 桓温忽然想起,谢尚的二夫人宋袆是绿珠的得意弟子,谢安定是听她吹奏过。可恨谢尚,将夫人深藏闺中,轻易不肯见人,更别说让她出来演奏了,和他结交这么多年,竟未听过一次他们夫妇合奏,更别说宋夫人独奏,当真气死个人。 孙绰道:“说起当世音乐,琵琶高手,当推谢尚将军。而笛中圣手,应属宋夫人和桓伊将军,桓伊将军的《梅花引》,我曾有幸听过,真是好听,让人至今神往。可惜至今无缘听宋夫人一曲,深以为憾。至于古琴,依在下看,凌云姑娘当居首位。” 曲凌云微微一笑,道:“小女子貌寝才拙,哪里敢和大方之家相比,先生说笑了。桓伊的《梅花引》,流传颇广,只是这《采珍珠》,久已不传,我姐妹也是今日才知,师父所教,竟是《采珍珠》,真是让人惊喜。” 桓温此时酒已有七八分,闻言哈哈一笑,说:“这有何奇,绿珠姑娘的高足宋祎,就是他的嫂嫂。” 谢安看一眼桓温,眼中掠过一丝恼怒,想说什么,又咽了回去,既已说破,怒又何益,他低下头,只做饮酒。 曲凌云自语道:“宋夫人是他的嫂嫂,那么……” 她大睁双眼,不敢相信的样子。 “您就是隐居东山的大名士谢安?” “大名士这三个字,安何以敢当,今日得遇二位姑娘,聆此琴音笛语,三生有幸。” 曲凌云道:“谢氏一门,多是乐中圣手,早知您在座,我姐妹二人何敢献丑,真是丢死人了。” 谢安道:“姑娘这么谦虚,倒叫我无言以对。”他转念一想,可不能便宜了桓温这小子,说好了不说名姓,转眼就把他卖了,你既卖了我,你也别好过,我大不了被父亲责骂一顿,你家可有个母老虎等着呢。 谢安笑指桓温,对曲氏姐妹说:“我不过是江湖闲人一个,这位可是真正的英雄豪杰,姑娘可知他是谁?” 曲凌云笑道:“可容我一猜?” “你猜。” “这位客官,一身英气,眼如石棱,满面紫须,莫非就是传说中手刃仇家三子的桓大将军?” 桓温含笑不语。 曲凌云拉着meimei起身,再次向桓温行礼,道:“真没想到,能同时见到两位传奇人物,愚姐妹真是三生有幸。” 她又转头向孙绰、许询道:“两位既是这二位的朋友,想来亦是当世高人,可否请教高姓大名。” “太原孙绰”。 “高阳许珣”。 这两位都是成名已久的人物,曲氏姐妹行礼道:“今日何其有幸,得遇四位高士。”曲凌云叫来侍者,吩咐道:“将那坛给乐师准备的好酒拿来,再添上几样好菜。” 那晚,众人饮酒听音乐,桓温酒后撒泼,一再相请谢安弹琴,谢安无奈,用曲凌云的琴,弹起了《凤求凰》,弹着弹着,只听门外小河边,笛音袅袅升起,与琴声相和。 谢安抬眼,才发现曲飞谣已不在屋内,那么,这笛声…… 曲罢,谢安望着门的方向,等着曲飞谣进来,可是她没有回来。曲凌云招来几个姑娘,陪桓温等人喝酒。 众人酒已喝透,谢安起身告辞。曲凌云送了出来,临出大门时,曲凌云趁人不注意,轻轻捏了一下桓温的手。 桓温送走谢安三人,返身进了梅花坞。一名侍女将他领到曲凌云房里,曲凌云另备了几样小菜,一壶好酒,她散挽乌发,换上一件大红披风,端坐竹席上。见桓温进来,曲凌云娇笑道:“桓将军不是走了吗?怎么又回来?” “美人示意,我若不回来,岂不是不解风情的蠢材喽。” “这么说,桓将军很解风情啦?”曲凌云乜斜着眼,夹了桓温一下,又说:“我可听说,你家夫人管教极严,家中侍女,你多看一眼都不依,不知将军这风情从何而解?” 桓温一把抓住她的右臂,将她拉进怀里,在她耳边说:“喝醉了,自然解。” 曲凌云拍拍桓温的手臂,白他一眼,扑哧一笑,说:“原 来天下闻名的桓大将军,也不过如此,我以为胆子有多大呢,谁知还得借酒装疯。” 桓温笑道:“我这辈子,打嘴仗从来赢不了,平日说不过刘惔,今日竟连一个小女人都说不过,算了,真男人,战场上见。” 他一把抱起曲凌云,走进内室。 此后月余,桓温醉在曲凌云的温柔乡里,留连不去。为怕夫人起疑,他写信告诉南康公主,山阴是个好地方,山水形胜,土地肥沃,特别适合建别墅,反正仕途不如意,不如在这里结庐安居,治一份家产。现在,王家、谢家、郗家都在这里抢占山水,置房买地,这里将来必成为一个隐性政治中心,进可入朝为官,退可经营产业,逍遥余生。 南康公主觉得他说的很有道理,就同意了,还派人给他送了好多钱来。 桓温更是乐不思蜀。 倒是谢安,担心桓温这样闹下去,迟早要出事,悄悄写信给刘惔,让他设法将桓温弄回建康去。刘惔让人捎书到会稽,信中说南康公主临产,身体有恙,让桓温速归。 桓温再荒唐,对这个发妻还是很爱重的,忙辞别众人,又与曲凌云依依惜别,山盟海誓,洒泪登舟。 到家后,见公主站在院中,挺着大肚子指挥家人种树,怎么看都不像有恙。他上前见过夫人,二人携手进房,相拥而坐,互道别后相思。 安慰完夫人,桓温骑马直奔刘府问罪。刘惔笑呤呤地命家人煮茶奉客,桓温板着脸,道:“拿酒来,我不喝这苦汁子,你为什么骗我?” “我若不骗你,就有人要揍你了,别以为你在会稽干的那些事,别人都不知道,早传遍京城啦,要是让南康公主知道,你小子,怕不得挨五十军棍。” “真的?谁这么嘴贱,管别人闲事?” “一个落魄将军,一个绝色佳人,又在名士成堆的山阴,这个香艳,谁不艳羡,别说是你,连谢安那小子,都快被人说成登徒子啦,他父亲专门写信去,骂了他一顿。” “说他是登徒子,一点都不冤枉,那日在梅花坞,他和那个曲飞谣眉来眼去,郎情妾意,完全一副色迷心窍的样子。谢家老爷子骂得一点都不冤枉。” 刘惔笑问:“你说的是真的?” 桓温道:“当然是真的,那日当着我们的面,他俩就这么你看我我看你,那姑娘跟我们都不说话,却跟他说个没完。我们想听她吹奏《梅花引》,她不肯,说是怕风寒,后来谢安抚琴,她也不怕冷了,一人跑到溪边,吹笛相和,和的还是《凤求凰》,这什么意思,不是明摆着吗?” 刘惔心道,这小子,平日在我们面前装清高,原来也是好色之徒,幸亏当日没将meimei许给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