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北六奇(三) (第2/2页)
命令守夜司彻查此事。 并且命当时时任首辅监察之。 虽然说经过守夜司的彻查与首辅的监察。证明这事虽属乌有,但舆论仍喧哗不已。明廷为平息舆论,便着守夜司加以审讯,将时任主考官规而查之。查无贿赂实据,但是最终以唐寅也因曾用一个金元向程主考官乞文,送乡试座主梁储,他的同乡徐经进京拜见主考官时曾送过见面礼。将其二人举人身份剥离,命其不得参与科举。将举报人剔除官职,将主考官隔离职务。 此等事情一发生。 让举世哗然。虽说各打了五十大板,但是从《明律》上来说,这样的处罚确实没有任何问题。 《大明律》明确规定,诬告者该受严惩。 有官职者革职,无官职者仗刑。 《大明律》也明文规定,科举考生应该在开考之前不能拜见相关考官,不能参见各个官员,以防作弊之事发生。 从这一点来看,唐寅等人被剔除举人身份也是理所应当。 但是规定是规定,惯例是惯例。 而这也是让唐寅愤懑不已的原因。 科举可以称得上是大明帝国最重要的一个人才晋升的通道。 自古以来,这种通道必然充满着人情往来。 但是自前朝发明科举制度以来。 一扫查举制度的弊端。 将人才与否的交给了事实与实践。 考官的权力也变得无穷小了。 只不过再好的制度在运行之中也难免出现一些问题。 只要有人参与。 就会出现人的问题。 科举也是如此。 就比如说在大明帝国,考官只是作为一个监督者的而存在。 他们的身份高贵。 天然就比考生尊贵。 但是参与考试的考生在未来未必就会比他们差。 双方之间你需要我的现在。
我需要你的未来。 在默契之下。 常常会形成一种人身依附。 这种人身依附有时候带来的利益。 会比单纯一次会试的排名还重要。 因为名次虽然不是考官定的。 但是这些位高权重的考官能影响你的职位。 就说历朝历代。 那些名次在后面,但是授予的官职比前列的官员比比皆是。 这是靠什么呢? 懂的都懂。 这也就是虽无成文,但是惯例的座师制度。 座主的称呼源于老师,但比老师更受人尊重。因为座主兼有老师和仕途领路人的双重身分。大明帝国的座主,一般都是科举的主考官,他们虽然可能一时身份不显,但是他们一旦掌握大权,便会提携重用自己的门生。 所以有时候座师选的好,比科举考的好还重要。 这样的制度存在,这也导致考生天然要与主考官亲近。 哪怕就算本意不太愿意。 但是除非两人家中有世仇。 一般情况下,就算本身无甚想法也会在参加考试前送上礼物表示尊崇之意。 而这种一般情况就是唐寅等人犯下的问题。 唐寅在参加会试之前。 按照惯例,在同乡们的带领之下,给主考官送去了礼物。 而文人之间送礼也不是送礼。 都有各自的借口。 比如求文,求画等等等等。 唐寅就是与其他人一般,花费了金元,求的了当时主考官的一篇文章。 这等惯例。 就算世间的俗民百姓不懂。 但是高居明堂的天子不懂吗? 那一个个如此过来的满堂的公卿不懂吗? 他们懂。 但是他们觉得这样的处理已经差不多了。 诬告者被放逐罢官。 至于唐寅等人。 虽然看上去前途无量。 但是前途是前途,未来是未来。 没有在真正变现的时候,没有多少人会为之下血本。 甚至他们还觉得对唐寅已经不错了。 因为只是剔除他们的举人身份,并不是不允许他们参加科举了。 今日的事情也只当是一个敲打。 等到日后,风头过了,浪子回头金不换,不是一件美事吗? 于是乎,唐寅等人成为了平息舆论的工具。 在拜见自己的座师梁储无果后。 唐寅愤而离京。 他并没有与那些重臣们所想一般,吸取自己的教训。 反而以参加官场为耻。 他再也没有参加过科举。 从此寄情山林。 再无出仕。 直到百年之后。 当时躲着不见唐寅的座师梁储成为了帝国的首辅。 他从帝都发来了措辞温情的信件。 信中他大谈往日之情。 邀请唐寅出仕。 他在帝都与阉党斗争得你死我活。 需要唐寅这样的人才的帮助。 但是他没有等到六如居士的回信。 因为这位六如居士看完信后根本只是冷笑一下,笑完过后就再次陶醉于美酒与美色之中。 得知此事的梁储也只是微微感叹一下,就忘却了唐寅此人。 他这等存在,若不是心中还有一丝歉意,怎么会写信给唐寅呢? 不过既然唐寅不识抬举,就当自己浪费了时间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