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乾盛世,我吃定了!_第二百八十九章 建武三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八十九章 建武三年 (第2/2页)

朱怡炅带下去的风气还是不要铺张浪费。

    前番对南赣巡抚蒋成章警告的那番话,不许地方官搞什么进贡扰民也已通晓百官。

    不光皇宫里的春节国宴菜肴变好了,就连南京城的大街小巷,也在这一天明显比前两年更为热闹了些。

    这也意味着越来越多百姓手里都开始有余钱了,这全在于贱籍废除,还有新政税法的顺利推行。

    越来越多的百姓能够在劳力有所剩余的时候,解放出来前往城市务工赚钱。

    这不仅让百姓的收入得到增加,也促进了民间商品经济的发展。

    肯定地方上还有贪污的,这无法杜绝。

    但就目前来看,地方贪污问题总体而言并不算严重,前番赈灾的时候也没出什么乱子。

    前殿的春节国宴结束,朱怡炅又回至后宫,陪着皇后以及众妃嫔又吃了顿家宴。

    朱怡炅的后妃,算上皇后一共十四人。江浙闽三地各三家,淮南、江西各二人,南赣没有。

    翌日,一月初一。

    朱怡炅没有办公,而是留在后宫逗弄儿子,陪伴皇后以及众妃嫔们。

    还耐着性子,陪着这些女人们看了好几场的戏曲,还是有名的“百戏之祖”昆曲。

    昆曲自江南盛行,当年还是弘光最喜欢的戏曲之一。

    即便明末清初,改朝换代了。

    昆曲不仅没有因为战争而衰落,反而还进一步得到发展,衍生出更多曲目。

    不过,这与朱怡炅没啥关系,反正他是看得非常煎熬。

    他宁愿在御书房批奏本,也比看这些穿着浮夸的戏服,再用特殊曲调唱着朱怡炅完全听不懂的戏词有意思。

    明明每个字都认识,甚至把曲目拿给他看,也能看得懂。但听人唱出来,就是两眼一抹黑。

    只能说,朱怡炅确实不懂得欣赏这类传统文化。

    一月初一休息,到了初二,也该正常办公了。

    而下面的百官,早已进入工作状态。

    “陛下,前线来报,河南王定明、山东张培已经败亡,且满清西北也有异动。”

    “这么快?”

    河南王定明、山东张培部就是小人物,历史上也籍籍无名。

    纯粹是趁着北方兵连祸结,便觉得满清气数已尽,起兵造反,也想争一争金銮殿里那把金交椅。

    典型的为王前驱。

    其中王定明、张培是明确与明军接触,并向南京讨封的。

    这王定明还颇有意思,在给朱怡炅的奉表里居然还拿名字说事,说:定明愿为大明皇帝定这中原之地。

    朱怡炅看后一笑置之,随即下旨:“册封王定明为河南总兵官,张培为山东总兵官。”

    明朝总兵与清朝总兵不一样,明朝的总兵官没有品级,但权力极大,属于一省最高军事长官。

    而清朝总兵则定了品级,正二品,算很高了。但权力却很小,基本只有一府军事权力,还要受到多方掣肘。

    王定明、张培两人的败亡本就注定,单纯两个炮灰,专门拎出来给满清放血的。

    只不过这俩炮灰认不清自己,朱怡炅册其为两省总兵,纯粹是看面子,他们居然真以为自己行了。

    不过,虽然王定明、张培这两个炮灰已经不行了,但不代表河南、山东就真的平定了。

    就在去年年末,山东武定府突降大雪。

    原本就快被满清稳定的山东局势,再度雪上加霜。

    武定府无力赈灾,大雪带来的灾民旬月间便完成了由灾民向反贼的转变。

    更是出了个诨号“惊破天”的叛匪头子,以滨州蒲台为中心,迅速扩张。

    山东省城济南直接受到威胁,巡抚陈世倌急忙向北京的雍正皇帝求援。

    而且,除此以外,兖州曲阜孔氏的日子也不好过。

    历史上,原本雍正去年就该追封孔家先圣五代为王,但伴随前代衍圣公孔毓圻被汪景祺喷死。

    这道旨意最终不仅没有落下,就连北孔的衍圣公爵位也一直空悬。

    看完前线奏报,朱怡炅做出批复:“巩固淮北边防,可适当给予河南、山东义军一些援助,前线自行判断处理。”

    批复完,又说:“令锦衣卫指挥使吴外速来见朕。”

    睡觉早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