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幕府使节 (第2/2页)
琉球,逼其为属国,此为何意?” 室鸠巢早有准备,跪在地上,言语恭谨:“那皆是萨摩藩岛津家私自所为,与我江户幕府无关,我江户幕府向来尊奉天朝上国。此番将军大人派遣下臣来此朝觐天朝皇帝陛下,便是要与天朝重新恢复朝贡关系。” “是这样吗?那却是朕错过尔等了。” 朱怡炅抬手:“平身,赐座。” 室鸠巢一行人谢恩起身,一身日式袍服的郑瑞也在其中。这家伙今年四十余岁,除姓名以外,已完全看不出一点汉家样貌。 朱怡炅找了一圈,发现完全认不出来,索性开口说道:“郑瑞何在?” 使节团里的郑瑞闻言,连忙出列。 他是通事官,又是郑家后裔,自是听得懂汉话:“幕府权人通事郑瑞,拜见陛下!” 这家伙还剃了日式的月代头,这种发型最初如何来的已经无从考证,但研究江户礼制的专家伊势贞丈提出一个广泛接受的说法“方便戴头盔,防止闷热”。 不过到了江户幕府时期,月代头已经平民化,平民、武士有条件的,都喜欢剃这个头型。 朱怡炅眉头微皱,还是点头道:“嗯,不错,不愧为延平郡王后裔。” 郑瑞不知道该咋回答,只得拜下:“谢陛下夸赞。” 朱怡炅没再多言,又对回室鸠巢说道:“德川将军此番送来的礼物,朕很喜欢。至于他所言‘以小事大,以大事小’,就看他自己如何为之了。”
德川吉宗派使节团自然是要带礼物来的,无非武士刀、折扇。价值不高,走个形式,哪怕当年日本天皇送礼,也就这两样东西。 跟礼物一起的,还有幕府正式的外交公文。 说的便是幕府想要恢复前明那般,以小事大的朝贡关系,也希望中国以大事小,宽宏大量。 “陛下所言,下臣必带回将军。”室鸠巢听到中国皇帝收了礼物,知晓此次恢复两国关系已十拿九稳。 顿了顿,这才说道:“下国日本愿为天朝上国之属国,永为朝贡,请陛下能够赐予幕府将军金印。” 这也是室鸠巢自告奋勇,要出使中国的核心目标。 室鸠巢此人是日本大儒,学的是朱子学说。 其不仅厌恶宗教迷信之说,同时又在社会政治思想方面,尊崇幕府统治,把它置于天皇之上。 且,其同样不赞成山鹿素行重利的士道论,提出“义理”第一的士道论,提倡大义名分,维护幕府的统治地位。 简单来说,这就是个幕府铁杆,做梦都想幕府废掉天皇自立。 早就议定的,朱怡炅没有犹豫,慷慨答应:“如此,那便赐予幕府将军金印。” “多谢陛下!”室鸠巢很高兴。 如此,此行室鸠巢的目的基本达成,余下的便是对两国贸易限额的勘定。 吉宗幕府的意思,最好是两国一起限制海贸。但朱怡炅肯定拒绝,而且这个贸易限额也肯定限不住。 光是一个萨摩藩便会疯狂走私,而且中国商人刚刚开海,满清还有前明时期的海禁已经把他们搞怕了。 现在开海,自然得抓住一切机会做生意赚钱,天知道啥时候又会挨禁。 日本作为长期与中国海贸的国家,首当其冲,江户幕府拦不住这些走私商人的。 室鸠巢带着使节团告退,他还要在南京继续逗留几天。 内阁这边也要选派册封使者,就跟朝鲜那边一样,跟着室鸠巢他们一起回返日本。 至于郑瑞,也可接触一二。 当然,目前还是将其留在日本,这样最好。 日本赴中使节团采用名僧带队,原因有三:一,出于保全日本国体的目的,僧人出使,并不算正式臣服。二,出于缓和中日外交冲突时使用僧人的惯例,即实现民间通交。三,很多时候,僧人才是当时日本的精英人才群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