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山海关,正定府,千里北国遍烽火。 (第2/2页)
垒一个个的被拔除,明军的辽东兵团稳步推进,已经将阵线推进到了山海关下了。 然而阿桂也不敢派遣大军出城与明军野战。 只敢依托堡垒收缩防守。 本来以为凭借山海关关隘,至少能把明军辽东兵团抵挡三个月以上。 但现在看到那夸张的炮口。 阿桂现在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他不由得叹了一口气。 面对现在威力越来越夸张的明军火炮。 大清是越来越没机会了。 打仗比拼的不再是弓马娴熟的rou搏之技。 而是在比拼谁能生产更多威力更大的火枪,火炮。 在这点上。 无论是满洲还是蒙古。 都不可能比得过汉人的。 以后打仗就是拼的就是生产能力——一名火枪兵才需要训练多久?一个种地的农民只要训练十天半个月就能拉上阵了。 一百名火枪兵恐怕不是一百名蒙古骑兵的对手。 但是一千名火枪兵绝对能打的一千名蒙古骑兵满地找牙。 阿桂正想着的时候。 咻咻咻... 在明军大阵的后防。 呼啸着划过长空的火箭腾空而起,朝着山海关的方向飞来。 明军的火箭又开始逞凶了! “大帅!此处危险,您还是撤到后方去吧!” 身边的戈什哈劝说道。 阿桂也没有在此地硬挺着挨炸。 他知道,明军发射火箭只是为了掩护那些大口径臼炮,一旦那些臼炮被安装在发射阵地上。 大规模的轰击就会展开了。 他迅速退下了城墙,策马沿着城关而去。
这山海关是长城防线的一环。 关内修建了大量的用于调动兵马的运兵墙。 不过都是一百多年前明朝修的,阿桂领兵前来之后只是简单的修缮了一番。 大清朝当然没有修建长城的必要了,所以这长城许多地方都荒废了,杂草丛生,砖石都倒塌了不少。 沿着交通线一路来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的阿桂屁股还没坐热,就听到了有炮弹落在帐外的不远处的爆炸声。 “大帅,此处也不宜久留!” 退! 还的退! 阿桂长叹一声。 自己能一路后退。 大清能后退到哪里去呢? ....... 啪!啪!啪! 清脆的枪声在正定府封龙山脚下响起。 前方几名身穿着羊皮袍子的蒙古骑兵应声落马,与此同时,身穿着明军军服的龙骑兵策马而过,手中的火枪平举向前,将欲逃亡的几名蒙古兵射杀当场,随后又抛出绳索,将射杀的蒙古兵的尸体拖向了远处清军军阵面前挑衅。 此时乾隆率领的大军一部已被明军北伐军截住,双方在封龙山附近对峙。 此时在清军这边,是清一色的骑兵军团,密密麻麻穿着各色军服的大八旗骑兵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军阵。 而赵四的北伐军麾下。 骑兵的数量不多。 像是近卫兵团胸甲骑兵旅这样的专门的冲击骑兵是没有的。 轻骑的角色都是北伐兵团麾下的龙骑兵客串的。 这些不太讲武德的明军骡子兵在这种小规模的骑兵轻骑交锋之中太占便宜了。 至少那些装备着弯刀、角弓。 好像是从几百年前穿越而来的蒙古兵在面对明军的轻骑的时候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远远的就被明军用火枪打得抱头鼠窜——蒙古人对弯刀和弓箭的执念是如此的深,但偏偏现在被黄教忽悠瘸了的蒙古骑兵却并没有他们的祖宗十分之一勇武,也没有他们的祖宗十分之一灵活。 要知道当年刚几乎征服了欧亚大陆的蒙古帝国是非常擅长吸收先进的军事技术为己用,而且战术灵活且有着非比寻常的狠毒——为了打赢,像是抛射沾染了瘟疫的尸体入城导致城内瘟疫大爆发啊,像是屠光一城上百万人只是为了震慑敌人这种事情对当时的蒙古人来说只是家常便饭。 而现在的蒙古人只是一群刚抱着骑射无敌的老观念活在祖宗的荣光里面,而根本不知变通的傻牧民而已。 要是铁木真、窝阔台、蒙哥、忽必烈这些蒙古祖宗们活过来看到现在的蒙古人居然被黄教忽悠得这么蠢怕是能气的背过气去。 看到一队蒙古骑兵就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被虐杀。 还被明军士兵拖着过来挑衅。 乾隆也在摇头。 这蒙古骑兵人数是多,但是战斗力怎么就这么堪忧呢。 乾隆举着望远镜看着远处的明军大阵容。 “看来逆明这边早就做好我大军南下的准备了。” 乾隆皱着眉头说道。 “万岁爷,不如先打一场吧,那刘之协似乎不是逆明的对手...如果等逆明伪皇腾出手来,咱们可就麻烦了。” 在乾隆身边的明亮建议道。 乾隆微微点头。 “那就先打一场!” 十七万大军,人人有马,其中正黄旗和镶黄旗两个旗各有两万火枪兵和各有一个炮军。 面对明军北伐军四万兵力。 乾隆当然是有一战的底气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