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山海关,正定府,千里北国遍烽火。 (第1/2页)
第二百一十九章、山海关,正定府,千里北国遍烽火。 一场双方轻骑之间的战斗很结束了。 在明军火箭和轻骑冲锋配合下。 太平天国的轻骑败得干净利落。 想要趁明军刚刚进入战场立足未稳的时候先行sao扰的盘算也终究落空。 等硝烟散去。 在被踩踏得十分泥泞的华北大平原的战场上。 双方的军队都完成了列阵,大阵之间,相距十华里左右,以确保对方火炮都无法直接轰击本阵。 在西面的太平天国的大阵这边,摆出了一个前军和后军,后军是以刘之协麾下的一万火枪兵为核心,再将外营的一些精壮编入了rou搏大阵。 装备了长矛、大刀等冷兵器。 刘之协经过了前面几天的夜袭、试探。 也明白了单纯装备了冷兵器的步兵大阵去面对明军的火枪兵就是去送死的。 因此这一次他把外营精锐和他的麾下本阵编在了一起,一方面利于控制,一方面也可以在前线得手之后,将更多的兵力投入以利于扩大战果。 而前军部署的,就是在前些天的战斗之中舍不得拿出来的内营、老营的精兵了。 除了刘之协手下分了田庄的府兵,还有各诸侯手头的老本也全部掏了出来。 形成了一个火枪兵、长矛兵混编的步兵大阵,人数有三万。 另外还有三万精骑部署在两翼。 同时太平军的炮队也全部拉出来了,在步兵大阵的前沿部署——这也是直射火力的缺陷,只能布置在侧翼或者前沿,无法布置在步兵阵之后。 “皇上,刘之协把他的精锐都拿出来了!” 陶必铨放下望远镜说道。 “他不得不拿出来了,他的外营炮灰又不是机器人,威逼过甚如何能驱使得动。”朱道桦说道。 “机器..人?”陶必铨楞了一下,心里觉得朱皇帝这個形容词倒是挺贴切的.... “前天就发生过小规模的哗变,想必刘之协也不太敢逼得太狠,只能拿出老本来拼了。” “不拿老本就想要争天下,刘天王的算盘打得也过于精了。”朱道桦扭头向一旁的一名军官道,“咱们也不需要再等了,直接出击吧。” “臣领命!” 说话的是第二任的陆军第一旅旅长王大用。 也是三百老兄弟之一。 陆军第一旅就是当初占领巴淡岛之后建立的第一个陆军旅,麾下士卒都是来自当初巴淡岛的潮汕码头工人,而第一旅也有不少士卒被提拔成军官。 现在这“潮汕武士”在大明军中人数也是挺多的。 王大用现在是朱道桦近卫军团的总兵官,此战将负责前线的作战指挥。 等王大用把自己的前线指挥所挪到了明军的大阵后方。 朱道桦放下望远镜说道:“罗定山应该也要动一动了,让他领兵背上去和赵四夹击清鞑的主力,山海关那边....彭浚应该也到了开始攻击山海关的准备了。” 大明陆军只集结两万多兵力来和太平天国打,可不是单纯为了给自己上难度,而是预备在这个冬天就彻底解决中原战事而来的。 山海关、正定府、大名府。 三地的明军都要在差不多的时间内发动攻势,以凌厉的进攻,将中原之敌彻底击溃! ......... 辽西走廊,山海关下。 大量身穿着火红军装的明军士兵仿佛红云一般在移动,将军阵抵到了山海关前,同时大量短粗炮管的臼炮也被安装在了巨大的炮车上,用挽马拖曳着滚滚向前。 “总镇,清军已经都收缩回到关隘之内了。” 33旅旅长冯兆基策马而来,到了辽东开拓司总督彭浚面前行了个军礼道。 彭浚现在算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的一方封疆了。 在辽东他要一方面负责向北开拓,管理军屯,另外一方面在那军事上也要指挥辽东兵团打开山海关,还要紧盯着漠南草原上的动静,避免清军从漠南草原出击辽东。 可以说是诸事繁杂,但对立功心切的彭浚来说,事情越多,说明这辽东之功越大。 等中原战事了结,彭浚几乎就可以说是下一任的左丞第一候选了。 “阿桂用兵倒是谨慎,只是他一路收缩不与我正面交锋的话,要守住山海关根本不可能。” 此时被拉上来的是专门用来攻击北方坚城强关而研发的武器。 大口径的臼炮。 射程不长,但是能发射装药量极大的炮弹。 这种攻城炮拉了出来。 以山海关的砖石结构的城墙,是抵挡不住多少这种大口径攻城炮的轰击的。 “时间差不多了...” 彭浚掏出怀表看了看。 “中原那边应该已经大打起来了,咱们辽东兵团也要尽快破关而入,突入燕云,与北伐兵团和近卫兵团合围清鞑的大军!” 彭浚说道。 按照大元帅府参谋总部的战前预案。 各兵团都要在规定时间段内完成各自任务,最后的目标是在北京城下三路合围清廷大军,以绝对优势的战力击溃清廷最后一支骑兵兵团! “哪个是...” 山海关前沿关墙上。 统兵镇守山海关的清军大将阿桂举着望远镜看到了明军拉着一尊尊短粗的大炮上来。 “这么大口径,这得抛射多大的炮弹啊。” 阿桂头皮发麻。 这段时间,山海关前沿的清军防御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