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战中原,胸甲骑兵! (第2/2页)
r> 能在野菜汤里面捞出点棒子面疙瘩。 都已经算是太平军高层爱兵如子了。 不过武王姚之富的中军大帐。 此时正是大摆宴席,美酒飘香。 武王的山东厨子们端上了一道又一道的鲁菜菜肴。 四喜丸子,糖醋黄河鲤鱼,坛子rou,葱烧海参,红烧大虾.... 再加上从山西老坑们手里买到的汾酒。 武王麾下,军帅以上的军官,还有思侯罗思举、宜都侯张正谟、枝江侯聂杰人三位侯爷济济一堂,嘴角流油,酒入肥肠。 武王姚之富倒是没有什么胃口。 看起来很是有点忧心忡忡的样子。 宜都侯张正莫见之,站起来笑道:“武王何必烦恼,我等有三十万大军,明廷朱皇帝在辽东有兵四五万,在中原赵四这里又有四五万,他的中都朝廷现在能拿得出手多少兵马?顶天了就两三万,咱们何必要怕他!” 姚之富闻言也振作精神。 “天王欲诱朱皇帝北上,但是现在朱皇帝还没有动静,看来咱们不催他一下是不行了!” “诸位酒足饭饱之后就各自回营,约束部下,明天一早就度黄河!” “先拔除开封城周围的明军据点,直抵开封城下!本王就不相信朱皇帝能坐视开封被攻!” 随着姚之富的话语落下。 帐内诸将顿时是呼和了起来。 “对,朱皇帝能有什么了不起的,咱们这一路打了过来,也没怕谁来!” “朱皇帝敢领兵前来,就别想着回去了!” “不如直接打破开封,南下夺了这朱皇帝的鸟位!” “可惜天王没来,要是来了咱们也来个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兵变? 变什么变。 一群没文化的土包子。
姚之富心中摇头,脸上却笑道:“等大胜归来,本王再与诸将痛饮!” 现在是黄河枯水期,所以河面也不宽。 即使是淌水过河都没有多大的问题。 当然了,天气如此寒冷,淌水过河容易冻伤兵将。 因此一个简单的浮桥还是要的。 横竖就只有二三十步的河面而已。 自古以来,黄河就不是什么“天险”,当年北宋的东京开封府就无险可守,只能依靠几十万禁军守开封。 所以度过黄河是不难的。 关键是在度过黄河之后怎么打。 既然是要诈败。 那肯定要演的真一点。 不能让朱皇帝看出破绽。 否则的话还如何算是诈败呢? ...... 在姚之富的大军抵达黄河边上的时候。 1793年12月27日。 大队大队的骑兵正在进入徐州府。 这是大明皇帝朱道桦亲自率领的近卫军团。 这个军团编了一个近卫骑兵旅,两个龙骑兵旅,一个炮兵旅的配置。 无论是近卫骑兵还是龙骑兵,或者是炮兵旅。 都是一人双马的配置。 不同的是炮兵旅配置了大量的看着就非常高大强健的挽马,拖曳着一尊尊大炮滚滚向前。 朱皇帝的近卫军团总人数为一万八千人。 是朱皇帝的宿卫部队,同时也是每一次朱皇帝亲征必定会调动的军队。 和近卫军团一起出征的还有一个由大明陆军军官学院的毕业学员组成的军官观摩营,大明装备最为精良的大明陆军第一旅陆军1旅。 总人数差不多两万五千人。 其中近卫军团的骑兵第一旅是大明第一支真正的冲阵骑兵旅。 人数组成是从原本的各旅的骑兵营、连抽调选拔老兵,以及在去年年初举办了一次大明全国范围的武举,录取了八千多武秀才,再从这八千多武秀才里面选拔了两千马术精湛的汉子进入了大明近卫军团骑兵第一旅。 算是一步登天,成为了大明天子扈从亲兵了。 这些武秀才再和从各旅抽调选拔的老兄弟混编。 就成为了大明近卫兵团骑兵第一旅的最初的底子。 经过了将近一年多的训练之后。 这个骑兵旅五千人全部和朱皇帝一起北上,要投入到北方中原战场上去了! 朱皇帝此时骑在马上。 身边就是这一支胸甲明亮的近卫胸甲骑兵! 人数只有五千,但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财富堆积起来的。 最高标准的训练,最高标准的装备。 战马全部是从印度、阿拉伯买来的印度折耳马、阿拉伯马,同时还配备一匹蒙古马作为平时骑乘、 大明现在有了辽东,已经不缺马了。 胸甲是用钢一体锻造的,刷的雪亮。 装备了骑枪、马刀,还有最新研发的光复二年1793式左轮0.4寸口径六连发手枪。 朱皇帝甚至认为。 光是靠这一支骑兵。 就能横扫中原了。 不过横扫中原可不是这一支精锐近卫骑兵的士兵。 他们是要在漠北,西域,中亚,西伯利亚驰骋。 沙俄的哥萨克,才是他们的敌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