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_第5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54节 (第3/3页)

上述剧本37381行,亦见1921行。又,荷马:伊利亚特xi636,亦三事并列。

    3这里所说音乐和舞蹈,实际是听乐和观舞。参看卢季安:论舞蹈lu-,de

    saltat。79、81,说舞蹈影响观众的心理和道德。

    476

    政治学954

    养善德的功课。还有第三种可能的看法是认为音乐有益于心灵的cao修并足以助长理智1。

    显然,教育少年的目的不是为了使他们娱乐。学习必须努力,而且免不了疲劳,实在不是娱乐。另一方面,企图使人在幼年时cao修心灵,的确也并不适宜。人生的目的固然在于心灵的造诣,但他还只在入世的初期,还谈不到终极。也许可以这样说,儿童们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例如音乐,当初虽有所疲劳,]迨日后长成,他们就可资以娱乐。这样,我们又可追问;那么,又何必教儿童自己演奏2

    为什么不仿照波斯和米第亚诸王那样,让那些专精音乐的乐工演奏而自己倾听以取娱悦并领受其教益呢

    他们既以演奏为业而擅于此技,必然较仅能习知门径的少年为佳。又,倘使竟因演奏而认为必须从小练习音乐,那么凭同样的理由,少年们也该先学习烹饪3但,这是荒谬的。

    我们倘使认为音乐具有陶冶性情的功能,这里也有儿童是否应该自己学习演奏的问题。试问:“儿童何必自己演奏,让他们多听音乐,不是终究可以养成欣赏音乐并领会其真趣的能力么”据说,拉栖第蒙人就是这样的:他们不习管弦,

    1此节叙述音乐的三种作用,符合于卷七章四的心理分析:一作为娱乐和憩息,共效应在于灵魂的非理性部分,二作为cao修善德,其效应在于理性部分的实践理性,三作为cao修理智,其效应在于玄想理性。

    2波斯宫廷设置“乐队”

    ,见色诺芬:居鲁士的幼年教育iv6。

    1。

    3菜肴精美为成人的享乐;但希腊人不因此而教其儿童从小学习烹饪,俾长大后能够调羹治馔。反而以为这是奴隶的事务参看本书卷一章七。

    477

    064政治学

    而熟谙音律,能明辨曲调的雅俗1。

    照第三种看法把音乐作为助长我们自由的cao修并促进人生幸福的功课,问题仍然相同:我们如果意在闲适,为什么不去顾曲听歌,而要自累于鼓吹

    这里,我们正可举示我们有关群神的知识:诗人们2所咏的宙斯既不引吭,也不弹琴[他仅仅是静听而已]。我们往往说某人喝醉了或习于诙谐,所以载歌载舞;若不是喝醉,又不在逗人噱笑,这样的活动将被鄙薄为乐工舞伎的能事。

    可是,这个问题姑且留到以后再说3。

    让我们先考察音乐究竟应否列为教育的一个课目;更由此而查询:在前面已经分析的三端教育[即陶冶性情],或娱乐,或cao修心灵音乐究在哪一端显见其作用

    音乐含有三者所共通的要素,那么就尽可说它能为三者各尽其效应。

    [请以诸要素之一、即怡悦作用为例:]娱乐所以求憩息弛懈

    ;憩息既用以解除由于紧张而引起的疲乏,就必需具有怡悦的作用。又,相似地,一般认为培养心灵应兼备怡悦和高尚的要素;幸福的心灵是这两种要素合成的心灵。现在我们大家一致同意,音乐,无

    1雅典那俄628b,说斯巴达人善赏音而不习乐,大概本于此节。普鲁塔克:莱喀古士传21,说斯巴达人都习歌咏。本书本卷章六,也讲到斯巴达人有能管乐者。

    雅典那俄184d记亚氏及门弟子嘉迈里翁haeleon言,斯巴达人多能吹箫。

    在亚氏以后,公元前第三世纪,斯巴达音乐教育比前世纪为普遍。

    2“诗人们”当指荷马等。

    欧里庇得:伊昂905,称日神阿波罗弹琴高歌。

    但希西沃图:赫拉克利之盾scut。

    herc。201,则说阿波罗挥弦,群艺神缪斯和歌。

    参看普雷勒:希腊神话preler,griech。

    ythologie卷一215。

    3参看下文章六。

    478

    政治学164

    论发于管弦或谐以歌喉1,总是世间最大的怡悦。

    我们可引诗人缪色奥2的诗为证:“令人怡悦,莫如歌咏。”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为什么对于社会交际以及闲居遣兴,世人往往以音乐取乐音乐确能歆动人心,使之欢快。这里,我们可以把音乐的怡悦作用作为一个理由,从而主张儿童应该学习音乐这门功课了。一切没有后患的欢乐3不仅有补于人生的终极[即幸福],也可借以为日常的憩息。人生固然不易证受成果,但大家即使不深求终身的幸福,其乐于憩息,抒情自娱,总是日常可有的暂欢;所以,让年幼的人们安静起来,由音乐激发娱乐,使有片刻的弛懈,自是有益的4。

    的确,人们有时游戏世间,完全以娱乐为他们一生的目的。人生的终极应该有某些怡悦的作用;可是,这种怡悦并非偶尔的欢娱;但他们在追求终身的幸福时却误以寻常的欢

    1柏拉图:法律篇69d,说琴笛管弦必须和以歌喉,歌咏必须合于韵律。

    亚氏此语与之相异,说乐器可以清奏,人声亦可独唱。

    2缪色奥,古代诗人,传为色雷基英雄,希腊乐祖奥尔菲麻之子。

    3“没有后患的欢乐”

    ,或“无邪的怡悦”

    ,先见于柏拉图:法律篇i67e、670d,说音乐令人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