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节 (第2/3页)
,还有第三种僭主政体,那就是大家习见的真正僭政的典型,也正是绝对君主政体“全权君主”的反面型式3。当单独一人统驭着全邦所有与之同等或比他良好的人民,施政专以私利为尚,对于人民的公益则毫不顾惜,而且也没有任何人或机构可以限制他个人的权力,这 1卷三章十四至十七。 2卷三章十四1285a16b3。 3卷三章十四末节、章十六1287a915。 239 22政治学 就成为第三种僭主政体。这是暴力的统治;所有世间的自由人当然全都不愿忍受这样的制度1。 僭败为数有三,这里我们已说明了这些品种,也说明了它们之间所以有别的理由。 章十一现在我们应当考虑对于大多数的人类和城邦,究竟哪种政体和哪种生活方式最为优良这个问题2,这里,我们所说的优良,不是普通人所不能实现的或必须具有特殊天赋并经过特殊教育才能达到的标准,也不是那些认为只有理想的政体才能达到的标准,我们是就大多数人所能实践的生活以及大多数城邦所能接受的政体,进行我们的研究。我们方才讲过的所谓“贵族政体” ,其向善的一端都非大多数城邦所能望及,而其趋向于另一端的,便同所谓共和政体密切相近,这在实际上只能作为共和政体而不应称为贵族政体。 [所以贵族政体对于我们现在的论题便不相适合。 ]有一些含义可以引来论定我们现在所研究的整个问题。倘使我们认为伦理 1希腊各邦的僭政初兴于公元前第七世纪。僭主大都出身贵胄,利用平民群众以摧毁氏族长老的领导,篡夺王权,独揽统治。其时奴隶生产渐盛,氏族经济衰退,僭主们以奴隶发展农工业,也促进了平民势力。公元前第六第五世纪间许多僭主政权相继为寡头和平民势力所推翻。至公元前第四世纪,各邦都因战争频繁,中产之家荒落,自由公民日益困苦,都无力自备武装,以全邦“公民-战上”为本的共和或平民政体也渐趋衰微,富豪逐以私资养战士而有“雇佣军队”。 这些豪强或佣军将领在城邦有内讧或外患时,往往乘机窃取国政,于是僭政复盛。 2本章所论为章二末节所列研究程序的第二项1289b1517。照卷四章三1290a611,政体为城邦安排公职的方式;照卷三章九1280a381281a10,则政体关涉到全邦人民的生活方式;本章所论的政体兼及两者。 240 政治学32 学中1所说的确属真实一真正的幸福生活是免于烦累2的善德善行,而二善德就在行于中庸则[适宜于大多数人的]最好的生活方式就应该是行于中庸,行于每个人都能达到的中庸3。又,跟城邦[公民团体中每一公民的]生活方式相同的善恶标准也适用于政体;政体原来就是公民[团体和个人]生活的规范。在一切城邦中,所有公民可以分为三个部分阶级 4极富、极贫和两者之同的中产阶级。现在,大家既然已公认节制和中庸常常是最好的品德,那么人生所赋有的善德就完全应当以[毋过毋不及的]中间境界为最佳。处在这种境界的人们最能顺从理性。趋向这一端或那一端过美、过强、过贵、过富或太丑、太弱、太贱、太穷的人们都是不愿顺从理性的引导的。第一类人们常常逞强放肆,致犯重罪,第二类则往往懒散无赖,易犯小罪:大多数的视患就起源于放肆和无赖。中产阶级的人们还有一个长处,他们很少野心,在军事和文治机构中5,要是有了野心的人,对于城邦常会酿成大害。又,人们倘使赋有 1参看尼伦卷一1098a16、卷七1153b10、卷十117a12。 2所谓“免于烦累” ,是说一个人具有足够的生活资料,既无物质困乏之虞,亦无财富之累;又身体强健而无疾病之累。 3亚氏的所谓“中庸”是一般品德和各别品德都没有过无不及;例如人在遭逢危险时,或表示狂妄,或显露懦怯,都不是中庸,惟有勇毅才合于中庸。 4章七至九从政治结构方面论共和政体,本章由社会成分论共和政体。这与章四章五从政治结构论寡头和平民政体,章六则由社会成分立论,行文程序相似。 5季芳尼:亚里士多德〈政治学〉诠疏o。 in pol。 op。 a和苏校,认为此短语是后人的边注,加〈〉。 241 422政治学 过多的善业或物资如体力、财富、朋从以及其它相类的种种就不愿也不能受人统治。这种缺点在他们幼年时的家庭生活中已经可以见到;在奢纵的环境中长养起来1,不知道纪律为何物,他们在讲堂内和cao场上也从没有养成循规蹈矩的品性。另一方面,那些缺乏善业和物资的人们则又太卑贱而自甘暴弃。于是,我们在这一端所有的人都仅知服从而不堪为政,就全像是一群奴隶;而在另一端,所有的人却又只愿发号施令,不肯接受任何权威的统治,就全像是一伙主人。这样的一个城邦就不是自由人的城邦而是主人和奴隶所合成的城邦了;这里一方暴露着藐视的姿态,另一方则怀抱看妒恨的心理。一个政治团体应有的友谊和交情这里就见不到了。然而世上倘若没有友谊,就不成其为社会;如今仇恨代替了友谊,人们就是行走也不愿取同一条道路[更不必再说要结成社会团体了]。一个城邦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而存在,总应该尽可能由相等而同样的人们所组成[由是既属同邦,更加互相友好];这里,中产阶级就比任何其它阶级部分较适合于这种组成了2。据我们看来,就一个城邦各种成分的自然配合3说,惟有以中产阶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