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_第5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5节 (第2/3页)

是,这里已很明显,家主和政治家应该各自熟悉获得财产的这种自然技术,而我们也可由此认识到这种技术[如家庭对于狩猎,邦国对于战争,]存在于现世的理由2。

    章九但获得财产的技术另外还有一类,即通常所谓“获得金钱货币的技术”

    ,这个流行的名词造得极为合适。世人对财富没有止境的观念是从这个第二类的致富方法引出来的。

    很多人认为前后这两类方式相同。

    实际上两者虽属相近,却不相同。前述那一类方式是自然的[人们凭借天赋的能力以觅取生活的必需品],后者是不合乎自然的,这毋宁是人们凭借某些经验和技巧以觅取某种[非必需品的]财富而已。

    让我们由下述论点来考虑这种致富技术:我们所有的财

    1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j。

    s。

    il,principles

    of

    political

    eno

    “前言”

    ,所论“财富”定义就是根据这一节“财富”的解释。穆勒1731836所拟财富的两个条件:其一为可以“储藏”

    ,这见于本节。另一为要具有“交换价值”

    ,这个条件本节没有言明,另详尼伦卷四章一。财富的“可储藏性”所以使空气、火、光等和农、食、住等相分离;清风明月虽同样为人生必需品,但取之无竭,用之不尽,既不可储藏也无须储藏,这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财富。

    参看孔德17981857

    :社会静态学a。

    oe,social

    statics英译本131页。

    2依照第一、二章所列研究社会团体程序,应该由家庭、村落而进于城邦。

    自四至七章叙述家庭这个团体,讨论了主奴关系后,挨次应该及于夫妇父子关系。

    但章四因涉及奴隶为工具和财产,遂泛论致富问题,致富问题不限于家庭,本章末节引了城邦政治和战争的事例:这在行文上是一个很长的迂回。直至第十二章才回到夫妇父子关系这论题,回到原来的研究程序。

    44

    政治学72

    物,每一件都可从有两种用途。财物是同一财物,但应用的方式有别,其一就是按照每一种财物的本分而作正当的使用,另一则是不正当的使用。以鞋为例:同样是使用这双鞋,有的用来穿在脚上,有的则用来交易。那位把鞋交给正在需要穿鞋的人,以换取他的金钱或食物,固然也是在使用“鞋之所以为鞋”

    ,但这总不是鞋的正用,因为制鞋的原意[是为了自己要穿着,]不是为了交换。其它一切财物的情况相同,都可以兼作易货之用。从前的人们各自所有的各种物品,或者太少或者太多:因此以有余换不足,“交易”

    [物物交换以适应相互的需要]原来是自然地发展起来的。我们随后看到的“贩卖”

    [收购他人的财物,继而把它出售给另外一些人,以牟取利润]已是致富技术中不合乎自然的一个部分了。依照自然原则,人们两方如果已经满足了各自的需要,就应该停止交换[不进行无限制的牟利贩卖]。

    在社会团体的初级形式中,即家庭中,全家的人共同使用一切财物,交易技术显然是不需要的。后来团体扩大[到成为村坊],交易行为就可能发生;一个村坊由各个部分家庭组合起来,每一部分家庭所有财物的种类和数量各不相同,这样,有时就需要进行交易这样的物物交换,在野蛮部落民族中,迄今仍然流行着:他们用酒换麦或用麦换酒,或用其它类似的生活必需品换取另一些必需品,交易进行到相互满足生活要求为度,两方都直接从物易物[在交易之间,货币是没有的]。

    这样的交易既然不是获得金钱的致富方法,那就不是违反自然的。这种简单的交易的继续发展,我们就可料想到它会演变而成比较繁复的另一种致富方

    45

    82政治学

    法“获得钱币”

    的方法。

    [人们逐渐需要作远距离的交易。

    ]一地的居民有所依赖于别处居民的货物,人们于是从别处输入本地所缺的货物,而抵偿这些输入,他们也得输出自己多余的产品:于是[作为中间媒介的]“钱币”就应运而生了。

    [钱币制度的来历是这样的:]凡生活必需品往往是笨重而难于运输的,大家因此都希望有某种本身既属有用而又便于携带的货物作为交售余物及购取所缺货物的中介货物1。于是人们发现铁2、银以及类似的金属合乎这种要求。

    起初这些金属就凭大小轻重来计值;最后,为了免除大家分别秤量的烦劳,每块既经秤量的金属就各各加上烙印,由这种烙印表明其价值3。

    币制出现以后,跟着交易方法的变迁,就引致[以牟利

    1尼伦卷五章五,说明货币的来历:“一切财货须用某一事物为之计量其价值,钱币就是这种计值单位,以钱币的数值表现每一货物为大家所需求的程度,各物就可依此相对照而互市了”。

    “钱币的价值也可有高低,这不是永恒不变的;但比较其它货品的供求状况总是较为稳定,因此,一切货物都以钱币为之计价”。

    2古希腊各邦如斯巴达参看伪柏拉图对话欧吕克雪亚[eryxias]40b

    、拜占庭和居叙可城yzicus等都曾经使用铁钱。

    3“烙印”

    ,常用字义为“性格”

    ,这里,用以表明币值,是指“烙印”。古希腊各邦钱币大都用图象作印文来识别:雅典小银币一奥布尔obol的印文为一头枭,两奥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