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枭龙_中原烽火(七)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中原烽火(七) (第1/2页)

    “新郑上古称‘有熊”,或曰轩辕黄帝建都于此,与苑陵县均属司隶校尉部河南尹。城居溱(音真)洧水上,膏壤陂池,有鱼谷稻桑之利,无水旱扰攘之患,是故民性喜安乐,风俗旖ni。诗曰,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蕳兮。。。。。。”这是新郑县令------郑玄同正骑在马上滔滔不绝的向我们介绍乡土风情。

    “郑县令,未知军需粮草备齐否?”右中郎将朱隽岔开话题问道,他刚吃了败仗,正烦着呢,哪有心思听郑玄同海侃?他本想喝止郑玄同,责其轻佻,但郑家自东周来就是本地大族、世代衣冠,所谓强龙压不住地头蛇,故只得暂且隐忍。

    本来郑玄同是对朱隽打断自己讲话不满的,可以听到催要军需便支吾起来:“呃。。。。。。咳!使君大人,前日下官便已知会密县、苑陵二处县令一齐筹备,河南地近山阳、南阳,铁器不乏,惟有粮秣筹措艰难。方今旧粮将近、新苗尚青,仓廪空虚;而贼寇扰乱,商贾裹足,斗米数千钱,下官等虽尽心竭力亦只筹得一万一千斛,不足部分,尚需时日。。。。。。”

    “才止一万石(古音拾,容量,同斛)!郑县令,汝先前言此地丰饶多产,后又言粮草匮乏,自相矛盾,莫不是特来消遣于孤!”(1)朱隽终于忍不住,大声呵斥起来。

    郑玄同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嗫喁着嘴唇,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王允见状,慨然一笑道:“玄同兄不必为难,右中郎将大人亦是勤于王事,破贼心切方有此语,方今禾黍未熟,筹粮确是不易,当徐思它法以补缺漏。”

    “河南颖川之地多枣实桑椹之产,殷富之家多有蓄积,在下以为可以征之以充军实。”发言的是朝廷新任命的颖川太守阴修,他熟知当地情况,提出了一个解决方法。

    阴修的话一出,郑玄同固是面露难色,同行的荡寇将军桓冲、讨虏校尉陆纤也是眉头微蹙,王允明白大家的顾虑,从容说道:“此事便交托与允,河南近帝都,豪富之家多官宦,即受君恩,当为君分忧,允自信彼辈必明晓大义,不致推托。”接着转头对其下属薄曹从事孔融说道:“文举可先行与郑县令备案,带吾一一访来。”孔融应诺而去。

    朱隽面色稍和,沉声道:“如此便有劳公伟了,吾更遣郎中助公行事!”接着对中郎臧洪道:“子源!”

    “属下在!”“汝即领郎中二十名随侍王使君左右!”“喏!”

    望着郑玄同等人远去的背影,朱隽重重的哼了一声,我见状缓声道:“右中郎将大人,军事以外便付与彼等,我等还是到营中督导军士cao演罢。”

    军营设在城南洧水边上,右后方有高岗,分成七小营,形如新月,我统领的度辽军占东两营。离得中军大校场尚有一箭之地就听得鼓声隆隆采声喧嚣,陆纤笑着对众人说:“南容兄久为西陲边将,练军治军颇有心得,军士们受他调教后战力倍增,甚是可喜!”

    朱隽颔首道:“傅南容确是良将,有他与众将佐协力,何愁黄巾不破!义真兄将其割爱与孤,令人感怀。唉,不知长社战况如何?”

    我安慰道:“左中郎将大人手中尚有精兵七千,长社虽城小,黄巾贼亦乏攻城手段,坚守十天日应当无忧。”

    朱隽点点头,领众人缓缓走过营门,只见校场上人喊马奔,黄尘滚滚。校场左侧上方是骑兵击刺训练:在一条长百步的驰道两旁错列二十个草人,习练者持槊骑马左右击刺,以刺中十二个为合格,多中有赏。左下方是骑射训练,分顺射、背射、盘射、射亲,规程为在百步距离上设七垛,习练者离垛五十步骤马顺射三矢、背射二矢、盘射二矢,中五矢者为合格,中红心二矢者为优异。校场右侧是步兵cao演,以鼓声号令,进退跪坐。

    “唿。。。砰!”两只圆头槊击在一起,左首那人大笑道:“文远禀赋优异,真乃习武奇才,三五载后,傅某亦不是汝对手矣!”

    朱隽朗声笑道:“傅司马教得好徒弟!”傅燮闻言一怔,转头看到我们,忙将兵器交给亲兵,奔走过来躬身行礼道:“末将参见诸位大人,燮未能远迎,还请恕罪。”

    朱隽忙用双手托住傅燮的前臂,慨然笑道:“南容不必多礼,军营之中,主将为上,今日是汝主持cao演,诸般事宜但听尔之号令,吾与众将官止做旁观耳。”

    我也笑道:“南容兄百忙之中尚抽出闲暇调教文远,靖在此谢过了。”说着便合手鞠了一躬。

    傅燮忙还礼道:“李将军严重了,此乃某分内之事,不足言谢。”接着肃容道:“久闻李将军机权干略,用兵如神,每战必胜,并州胡人闻风而丧胆。训导士卒职责重大,燮若有不得力处,还请将军示下。”

    陆纤跨前半步说道:“南容过谦了,凉州骑兵训练之法甲于天下,实是无可挑剔。”

    桓冲闻言叹道:“天下承平日久,京师诸校士并各郎员疏于战阵,不堪御敌,令人心忧!”

    我闻听正色道:“方今国家军事非止疏于教练,更在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