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二节 地震(3) (第2/2页)
户,是直接用一扇旧窗户扇安装在墙上,只透光不透风。 他们没有使用水泥砌墙,而是在地上挖了一些土,用水搅拌后用来砌墙。他们说,这是‘临时建筑’,是地震棚,等地震稳定了以后一定要拆的,没有必要用水泥。 “我们带水泥来是准备万一的。”也不知这万一是指万一什么,他们没有说。 不知他们是从哪里找来的一扇旧门和一扇旧窗,上完房顶后很快就安装好门窗。工作全部完成后,他们就吵着要回厂。meimei要回家去跟爸爸mama告别。我说你们吃完晚饭再走不好吗?他们都不同意,他们认为厂里工作很忙,地震随时会发生。 我无法留住他们,只好随他们去。他们把汽车开到我家门口,一起到我家看望了父母后,便开车离开了。 第二天,爸爸以前看夜的教育局仓库的领导来了,来了以后问爸爸家里受地震影响如何?盖没盖临建棚?有什么困难吗?领导无微不至的关怀真令我们感动。爸爸一再推辞说什么也不需要,但是领导们还是来到了我家刚刚盖好的临建棚里看望了一下。 进入新盖好的、空空荡荡的小屋内,那位领导对父亲说:“您还说没有困难,这里连床都没有,不能住人算什么防震棚?您不是不知道,咱的仓库里别的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材,抓紧时间让您的孩子们到仓库去一趟,弄点木板,搭个舖。出现情况咱好在这睡觉。您说是不是?” 父亲感到给领导添了麻烦,非常很过意不去,连声推辞。领导就是领导,“好吧,我明天派人给您送来。您就甭管了。”任凭父亲如何解释,那领导再也不对这事发表任何意见了。父亲无奈,只得听之任之了。 第二天,教育局仓库果然派了车来送来了许多木板。弟弟上班时说了家里盖临建的事,领导给了他一卷油毡和一些木料,他下班回家时用自行车驮回家来。家里的建筑材料已经够用了,弟弟把他拿来的东西搬回了家。 自从地震以后,副食店里供应的蔬菜就没有保证了,其他如rou等副食品的供应都不如往日那样的充分了,副食店里连买菜也采取了凭本定量的方式,我们吃菜的事情成了问题。我和弟弟经常要到处跑,到其他的副食店去找机会。郑洪和李权也经常来找我一起出去买菜。 在一次我和弟弟买菜的路上,经过马路边的一片房屋。那时是沿着马路建的一排二层的房屋,即使经过一个胡同口,二层的房屋依然没有在那里终止,拱形的胡同口上也建了一个房间。 在我们经过时,这一排二楼已经倒塌,只剩下一间例外,就是胡同口上边的那间房。在其他二楼全部倒塌的情况下,唯有它骄傲的矗立在那里。对此感到好奇的不仅仅是我们兄弟,几乎所有在这经过的人都和我们一样。人们的好奇不仅仅是由于它是这里硕果仅存的唯一一间,还由于在它的下面没有房间支撑,是空的,是那个胡同。 弟弟随口说了一句:“它准是有路子、有认识人,走后门了。”弟弟的幽默,引起路上人们会心的笑声。 弟弟接着说:“我们有一个女同事就住这个胡同里。她只有一个meimei跟她一起住。她meimei还小,还没上学呢。地震时,他们姐俩跟着胡同里的人都跑到马路上来了。当时天还黑呢,过会儿天就慢慢的亮了。天刚朦朦亮,她们就发现她们邻居的一个老头儿蹲在地上,看他身上好像嘛也没穿。她就招呼那老头,老头扭扭捏捏的,不肯站起来,蹲在地上喊不让她们过来。原来那老头连个裤衩都没穿。我们这个同事认为这老头这样不是长法子,天马上就亮了,到那时这老头该怎么办?”说到这里,弟弟停下来,像是说评书的卖关子。 我看穿了弟弟的伎俩,就催促他快说。他接着说:“最后啊,她把她meimei的裙子脱下来给那老头穿上了。天亮以后,那个老头穿着裙子回家换裤子去了。这是我们那个女同事那天亲口跟我们大伙儿说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