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三节 地震(4) (第1/2页)
街道代表通知去副食店买牛rou,每户一斤。人们得到这个消息都很兴奋,我们的政府为了灾区人民的生活,真是想尽了办法。牛rou只有每年春节才能供应一次。 但是母亲对这一斤牛rou并不感兴趣,她说,牛rou太不出数,一斤牛rou炖熟了就剩下一点儿了,炖牛rou还特别费火,为这一斤牛rou,得不偿失,不值得。 邻居陶阿姨也不感兴趣,但她跟母亲不一样,她是个自命不凡的人,虽然她没有文化,但是总是要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来。她不愿意与大家‘同流合污’,她做出的事情要与众不同。比如说这牛rou吧,现在是在副食店里供应的,只要拿着副食本,人人都可以买。她如果也参与其中,那不是她的风格,她决定不买。 陶阿姨家是两个户口,她的公婆是一个独立的户口。按规定,她家可以买到双份的牛rou。陶阿姨大声的问我母亲,要不要她家这二斤牛rou的‘指标’?对此,mama犹豫了。按说,三斤和一斤绝对不是一个概念,足可以丰富一家人的餐桌,让全家人大快朵颐了。 但mama是个急脾气的人,炖牛rou这种事是需要耐心的。由于母亲没有耐心,总是着急这rou怎么还不熟,然后就是用锅铲在锅里一个劲的搅和,炖牛rou就怕搅和,越搅和越炖不烂,这就使得她炖牛rou总是失败,久而久之,她便失去了炖牛rou的信心。 mama找我商量,我当然希望接受陶阿姨的好意。mama对我的要求是买来后她不负责,完全是由我负责炖。我对mama的要求是在我炖牛rou的过程中不要干涉我的工作。 mama同意了,牛rou买来了。晚饭过后,我把牛rou洗好切好,放到锅里,整个过程mama一直在不放心的注视着,一直到我要求mama提供炖牛rou的所需要的调味品时,mama的不放心终于有机会释放了。他帮我在锅里放好调料,嘴里絮絮叨叨的讲着她的‘经验’。 锅开了,mama本能的反应就是拿起锅铲、打开锅来翻炒搅拌一番,我及时的制止了她。“您可以去外边乘凉,也可以听听收音机,就是不要关心我这锅牛rou,把它忘了。要不然,rou炖不好,责任可就是您的了。”mama很不情愿的拿了扇子走了。 转天吃午饭时,爸爸对这牛rou赞不绝口,这让母亲对我彻底的折服了,也让她知道了过分的勤快不一定都是好事情。 房管站又来人了,很快就安排人把屋顶修好了,补齐了掉落的瓦,修复了倒塌的烟囱。 jiejie是请事假来的,现在地震已经基本稳定了,她便提出了回去的要求。mama没有阻拦的理由,jiejie在收拾行装时发现了我的提箱,赞美的语言不绝于口。我知道她是喜欢我这个箱子了,就主动问她:“喜欢吗?喜欢就拿走吧。” 她客气了几句,便把她的东西装进提箱里去了。jiejie走了,地震留下的残局却并没有清除干净。meimei还在厂里,jiejie千里迢迢的回来一趟,姐妹俩就只见了一面。 地震留下的影响远远没有散去,人们的生活也没有恢复到地震前。我、郑洪、李权三人暂时结成了一个蔬菜采购团体,我们几乎每天都要提着篮子凑在一起到周围的几个副食店去买菜。限量供应的菜根本不够吃,我们的主要目标是不要本的菜。 跟郑洪一起买菜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他在家里住了半年多了,一直在家里做饭,所以关于饮食和采买方面的经验远远超过我。 一天,刚刚下过小雨,我俩出去买菜。郑洪没有车,我们就步行。看到马路对面的便道上有排队的,根据郑洪的经验,那里是在卖菜呢。 郑洪提着篮子向马路对面走去,我对这方面没有什么经验,只有跟随在他后边。 下过小雨后,便道牙子下边是马路的最低点,雨后那里总要存些水。郑洪走到那儿,一步就跳向了边道牙子上边,卖菜的大姐头也不抬的只顾装菜、约秤,收钱,根本就没看见有人夹进来。那位大姐刚好约出一份菜,郑洪顺势撑开篮子,那位大姐的菜——这时我看清了是黄瓜——就倒进了他的篮子里,然后是交钱,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了。 就在郑洪转身的刹拉间,我一下子跳到了郑洪的身边。卖菜大姐低下头把面前的黄瓜装到秤盘子里,约好,我学着郑洪的样子撑开篮子,大姐的黄瓜就倒进了我的篮子。我把手里的钱递到大姐的手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