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子明末挽天倾_第四章 昌黎城内的卢刺猬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章 昌黎城内的卢刺猬 (第2/2页)

万人来袭的情报,卢象升心里是哇凉哇凉的,这个昌黎只是一座县城啊县城啊大哥!要不要用攻打京师的待遇来招呼啊?

    事不宜迟,他顾不上自己浑身伤痕,便派人去知会(叫醒)县尊,得紧急磋商下一波围城战该怎么扛过去了。

    左应选睡了几个时辰,总算是缓过劲儿来,他听说卢知府有紧急军情相商,于是把脑袋埋进水盆里,用冷水让自己彻底清醒过来。

    两人都很务实,没有什么客套话。

    “西北的永平府、西部的滦州都已经陷落,济尔哈朗如果要派人过来,大约只需要三天,即便是加上火炮,五天也拖过来了。”左应选把舆图展开指给卢知府看,“更让人担心的是东北方向的抚宁,抚宁若是守不住,昌黎就危险了。”

    “事不宜迟,赶紧派人去京师报信求援。”卢象升一边说着,一边坐下书写题本。立时草就而成,交由斥候传递十万火急的军情。

    求援信倒是发出去了,但是什么时候援军赶到,这个就说不准了。可以预见,接下来他们必须得靠自己守住至少三万人的围城。

    已经到了下半夜,在场的所有人,无论是主将还是幕僚都没有睡意,气氛极为凝重。

    “趁现在还有时间,派人打扫战场,搜集物资,坚壁清野,令其无法就地取材。”

    “深挖壕沟,布置陷马坑,令其无法立刻攻城。”

    “加固城墙,整修器械,配置火药。”

    “焚烧尸体、救治伤员,配给口粮,清掏深井,征召健妇加入预备。”

    ……

    一条条战时措施迅速布置出来,也很快传令落实。

    爬上城墙,巡视守城布置。两位朝廷命官沉默地看着冬天的太阳升起来,一点温度都没有,朝霞红得像是一滩凝固的血迹。

    整个白天和夜晚,昌黎的人就像疯了一样,拼命地搬运物资回城,拼命地整军备战。

    林和宁也没有闲着,被拉着去搞书记工作,每天要消耗大量的粮食,要分配无数的物资,需要记录和计算。她这样的人,一看就是接受过文化教育的,自然就被拉去当差。

    最开始,她被漫天的口音给整懵了,后来逐渐摸索出规律,粮食、草料的频率最高,火器、火药的频率其次,她听个几十遍也就熟悉了。

    就在他们抓紧时间备战时,前方斥候传回来不幸的消息:建虏大军离昌黎还有二十里路,而且浩浩荡荡一眼望不到边。

    焦灼的担忧成了现实,所有人呼出一口气,五脏六腑仿佛被灼烧一般,密密麻麻地疼痛起来。

    之前来的七千人都那么辛苦了,现在来了三万人——好吧,里面可能大量是包衣奴隶——但是也架不住人多啊。

    敌军的速度明显加快,在原先三营的基础上,在昌黎城池的西南方向扎下营盘,旌旗漫天,军容整肃,数了一数,竟然连绵了七座营盘。

    前去侦查的斥候带着颤抖的尾音禀告:外面大军的主帅是黄台吉。

    淦!要不要这么刺激?这里是县城,不是京师啊!一来就跟BOSS对决吗?

    看着众人愈加恐慌的神情,卢象升作为这里官职最高的官员,他沉声说道:“敌寇匪首竟然出现在这里,说明山海关、抚宁安然无恙,我们守住城池的胜算更多了一分。”

    左应选压下嘴里苦涩的味道,他心里未尝不清楚:敌人这是攻打抚宁不下,转而准备吃掉昌黎,再与永平连成一片。

    所谓狮子搏兔,需尽全力,敌酋这么大的架势,用来对付昌黎,可谓是志在必得。

    可是……没有可是,总之,左应选暗暗下了决心,遗书也写好了,人在城在。

    正月十二日,从白天到夜晚,不断地有探马过来探查地形,城防内外发生了零星的战斗。他们知道,这是敌军在做攻城前的路线规划。

    正月十三日凌晨,即便是浓重的夜色,也无法挡住几路绵延不绝的火把,将小小的昌黎城四面都围起来,围得水泄不通。分兵包围后便发起进攻,一时间,四个方向都杀声震天、震耳欲聋。

    清晨熹微,守城的人们终于看清楚了敌军的全貌。骑兵督阵,驱赶汉人炮灰抬着排梯冲锋,不断地消耗守军的箭矢。不远处列出炮阵,一发又一发的实心炮弹重重地打在城墙上,如巨锤击物,发出隆隆巨响。昌黎只是一个小县城,不比得京师,普通砖砌的城墙哪里经得起一而再再而三的重锤?如果不是实心炮弹的准头不行,每次击打的不是同一个区域,早就被大炮轰塌了。

    排梯、冲撞车、火炮这些轮番上阵都不说了,建虏又派来一队骑兵,他们堪堪抵达城下射程之外,便翻身下马,往地上插起了火把。

    而后跟上的楯车,运送来一捆又一捆特制的箭矢。下马步战的建虏,点燃了箭头上绑着的引火物,成为了一支支火箭,一队接一队地拉开强弓,向城头抛射。

    尽管提前做了防备火箭的应急准备,但是这铺天盖地的火箭如乌云一般压下来,依然压制住了城头上的火力。

    每射一波火箭,便换上另外一队,随着铁皮包裹的楯车步步前移,有的火箭甚至抛射到城内,引燃了城内的屋舍。

    林和宁暂时还没有上城头,她和征召来的民壮健妇们不停地传递物资、运送伤员。

    古人说,围城战的打法是围三缺一,这个建虏是全然不顾了,四面齐攻,炮声隆隆、火箭漫漫,几乎拿出了拼死一搏的架势。

    城中的屋舍起火,纷乱地救火中,不少老弱被踩死、烧死。

    “不要挤!不要挤!”林和宁大声喊着,“赶紧把四周的易燃物拿走,不要直接去救火了,划出隔离带,赶快!”

    但是没有人听她的,主要是听不大懂。

    她亲眼看见跑不动的老人和孩童在火海中挣扎,一具具尸体烧得面目全非。

    她想上前去营救,却被身边的妇人紧紧抓住:“别管这边了,快去东边城墙,那么墙塌了,县尊急着找人去抢修!”

    也不管她听懂多少,一把拉住她,招呼着其他人,带上工具,便哗啦啦地往城东跑去。

    她们这群妇女,都被喊去上城墙,可见形势严峻到何种程度。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