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章 昌黎城内的卢刺猬 (第1/2页)
“不!”左应选等人在城墙上发出惨呼,他几欲从墙上跳下。且不论他何以报答救援的恩情,让大名府的知府战死在昌黎城下,他就难逃滔天的罪责! 然而突变陡生!鞑子射出的羽箭严重偏离了轨迹,无力地坠落到远处。左应选来不及呼号,他嘴巴张得可以塞下一个鸡蛋,瞪圆了血眸,不可置信地看着楯车及鞑子被一辆疾驰而来的怪物撞飞、撞得七零八落。 震天的轰鸣声震慑住了全场。这是一个从来没有人见过的奇怪东西,在撞翻楯车之后,原地刺耳地急速划拉一个大圈,激起腾腾烟尘,又以远超战马冲锋的速度向卢象升冲过去,狠狠地撞向那五个建虏。 一时间,林和宁只听见令人牙酸的骨头断裂声、血水噗嗤铺洒一地的声音,在从人体上碾压过去时,整个车子都会颠簸,重重地摔在地上。 她没有退路,没有选择。 卢象升给她签了路引、给她写了引荐信,让她离开战场,去京师找鸿胪寺卿、再不济去找礼部尚书徐光启。 当时,卢象升赶她走时,她看着还剩两格油的仪表,思想斗争激烈。到底走还是不走? 为了掩盖压出来的支离破碎的声音,林和宁自欺欺人地拼命摁着喇叭,似乎这样就能减轻她的紧张情绪。好端端的一辆越野车前面的保险杠引擎盖早已撞得稀巴烂,大灯也彻底报废一个。 但是依旧像一头疯掉的斗牛,满场追着虏兵撕咬。优秀的战马冲锋时,最高时速可以跑到七十码,但是在已经杀红眼的林和宁看来,太慢了、太慢了……惊慌失措的建虏恐惧地发现他们无论怎么奋力逃跑,那辆吃人的怪物,以不可思议的高速追上他们,伴随着震耳欲聋、高亢刺耳的怪叫,建虏以各种各样的姿势在半空中翻滚,然后重重地摔断脑袋。 如果我去了京师,进不去怎么办?官僚们不认文书怎么办?直接把我逮捕入狱怎么办?迷路了怎么办?最可怕的是,汽油耗光了怎么办? 她停在原地眼睁睁地看着冷兵器时代,残酷的现场直播……她反复告诉自己:历史书上写了,卢象升这次死不了,还要再过七年他才会战死沙场……这次他吉人天相,不会有事的…… 但是,看到卢知府身边的家丁越打越少,看到双方已经打到最后拼刺刀的阶段,林和宁坐不住了,她看着仪表盘上两格油的指针,血气涌上头—— 去他妈的历史书写的! 见死不救枉为人! 林和宁疯狂地摁着喇叭,把油门踩到底,她从来没有这样痛快地摁过喇叭,跑出一百五十码的速度,在沙场上不断地漂移、漂移、漂移;追击、追击、追击。 滴滴滴滴,油箱开始报警,红灯闪烁,林和宁这才冷汗淋漓地松开油门,渐渐地停下来。 偌大的战场,前一阵还是喊杀震天,攻城不休,此刻唯有北风呼啸,连马匹的嘶鸣都被冻住了一般,无人敢喧哗。左应选的左右都被骇住了,只见以怪物为圆心,四周全是被压扁压烂的尸首,这让他们这些见惯了血腥场面的都不禁想起一个词:屠杀。 还是左县尊最先回过神,他指使手下:赶紧挖开城门,把卢知府抬进来! 林和宁此刻的大脑异常清醒,她将头抵触在方向盘上,无比清晰地意识到: 彻底走不掉了。 接下来,她只能跟昌黎城共存亡。 这时,她总算冷静下来,接下来,将有三万大军包围昌黎,他们必须要坚守昌黎,以待孙承宗与马世龙派援军过来。增援是会增援的,要命的是,到底什么时候来?她并不知道。 在勤王军的一再解说和保证下,林和宁才进入城池。她驱车开进城门,就停在城墙的角落,她无奈只能下车,因为彻底没油了。 触目所及,都是污迹斑斑,每个人身上、地面上,没有一处不肮脏,没有一处不血腥;最令人不安的是空气中浓重的异味,又臭又恶心。城门处人很多,但是所有人都忙忙碌碌,没有人搭理她。她把车上的毛毯裹在身上,无比凄凉地踏足在这个时代的青石板上。 跟着卢家军走,是她唯一的选择。左县尊也被人架着去休息了,不在现场。她只能去找卢象升,告诉他接下来至少会有三万人马来围攻,而且攻城队带来了火炮和火箭。 卢家军被安排在县衙和县学的屋舍里,里里外外挤满了人,下脚的地方都没有。人多,但是秩序还好,毕竟打赢了战斗,所有人还有心情说话。 看到林和宁来了,这些人纷纷畏缩地往后靠了靠。 她的那个轰鸣怪物给人印象太深刻了,以至于每个人看见她都噤若寒蝉。 语言不通,好一阵子,她才从士兵们口中得知,卢大人正在接受……拔箭的治疗……呃,从他身上取下了一升的羽箭,几乎被射成了刺猬。 等到半夜,她才见到卢建斗。不是她不让人家休息,而是实在是时间紧迫到极点,她没法拖延一分一秒。 再次见面时,卢知府穿着圆领袍,又缩回了一副文质彬彬、人畜无害的样子,仿佛战场上气场全开的是另外一个人。 他抬起眼皮看了一眼林和宁,面无表情地说道:“你怎么不走呢?”尽管这位林小姐救了他的命,但是他态度却淡淡的,波澜不惊(其实就是身为大男人却被女人救下来,抹不开面子)。 林和宁假装听不懂,反而坐下来,就着昏暗的油灯,一笔一划地在笔记本上写下将有三万大军围城的情报。 “你怎么知道的?” 解释不清楚,林和宁继续装傻,写道:“我的车子没油了,开不了了,请赶紧通知左应选,坚守城池,向孙承宗求援。” 她再怎么不知历史,也从士兵嘴里知晓了昌黎县的县尊就是左应选,然后也知道了总理天下勤王军的是孙帝师。稍微读点明史的,都对孙承宗有点印象,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的五个儿子,六个孙子,两个侄子,八个侄孙全部在抗击清军中战死,实打实的满门忠烈。 不过卢象升的关注点有点歪:“你怎么能直呼县尊和阁老的名讳?” 林和宁两手一摊,表示她听不懂。最后平白得了个“果然化外之民”的评价。 翻白眼归翻白眼,军情归军情。卢知府自然是很清楚昌黎并不安全,仍然处于兵锋之下。尤其是打退了蒙古四部以及达尔汉他们,必然不会善罢甘休,一定会卷土重来。但是得到至少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