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225章:这才是少年英雄。(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25章:这才是少年英雄。(求订阅) (第2/3页)

望更多汉人从济南那边跑回来,就赐了官给他做。可这家伙倒好,当了官之后就利用手中权力,贪了好多的钱,然后还好色,娶了七八个妾……反正到头来,这家伙虽然回到了南宋,但却没有给南宋做出太多的贡献。”

    “呃……”

    江宁有些无奈,只能说:“可能你了解的辛弃疾与我了解的辛弃疾有些不一样。”

    “江宁老师,难道您还能为辛弃疾翻案不成?”

    “有啥翻案的,他也没有做什么恶事,至于贪污啥的,一直没有证据。至于好色,这就更不好说了。古代官员基本上三妻四妾很正常。”

    “可他也没有做出什么政绩。”

    “不是没有,而是朝廷没有给他机会。”

    “为什么不给他机会。”

    “这个啊,那我就慢慢与大家细说。”

    讲历史江宁喜欢讲人物。

    主要是人物一方面很有特点。

    另一方面。

    在历史当中,一系列的人物交织在一起,会产生非常有意思的碰撞。

    很多时候的一系列历史事件,就是这一些人物碰撞产生的。

    同时。

    很多时候你对于某些历史事件不明白,多看一些参与其中的人物,你就能够明白了。

    比如王安石变法。

    围绕王安石,两派之间不知道争斗了多久。

    但是。

    真个细细每个人物研究一下,你会发现。

    不管是王安石这一派,还是司马光这一派,他们不见得就是想整对方。

    也不见得王安石这一派就是好的,司马光这一派就是坏的。

    他们同样也有自己的思路。

    只不过两派之间的想法不一样罢了。

    ……

    “我从开始讲起吧,与这位朋友研究的一样,辛弃疾是济南人。这个时候,济南已经被金国占领。而辛弃疾的爷爷与父亲都在金国当过地方官。所以,这也是一众史学研究者对于辛弃疾比较诟病的一点。但事实上,辛弃疾爷爷与父亲虽然在金国当官,但自小辛弃疾爷爷就告诫他,他是汉人,他是宋人。在金国为官只是没有办法的事。所以,辛弃疾自小都想着为国报仇。并且,辛弃疾爷爷还让辛弃疾借科举的机会进京侦查金人的形势,如果有机会的话,那就准备起义。”

    “事实上,在被金人占领的时候,就已经有不少人起义。有一位叫做耿京的,他便揭竿而起,帅先起义。听说耿京起义,辛弃疾便带了2000多人加入了耿京的起义。不过耿京刚开始对于这位有一些文才的辛弃疾并不是很看重,他就是觉得辛弃疾文才好,写得一首好词,于是就让他当了一个执掌文书的掌书记。”

    “虽然被耿京轻视,不过辛弃疾并没有抱怨。很快,他展示自己的机会来到。一次,他的朋友义端和尚盗走了辛弃疾的印章。这个义端和尚是一个花和尚,平时不守清规,原本他跟着辛弃疾加入耿京以为到了这里能够吃好的喝好的,但没想到条件却非常艰苦,而且随时有生命危害。于是他就盗了印章,准备回到金营那里邀功。辛弃疾得到消息之后,他却是一人一马直接追了上去。”

    “天亮时分,辛弃疾追到了义端和尚。虽然辛弃疾看起来好像是一位文弱书生,可辛弃疾自小就练武,见到义端,一刀就将义端和尚给砍下马来。义端和尚知道辛弃疾的厉害,连忙求饶说,您是天上的青兕,你就不要跟我一般见识。不过辛弃疾知道,如果将义端和尚放了,那他们起义军就会遭受到灭顶之灾。手起刀落,只听得噗嗤一声……义端和尚的头颅就被辛弃疾给砍下。而这一年,辛弃疾只有21岁。”

    说到这里。

    江宁还拿起了画笔,并将辛弃疾斩杀义端和尚的画面给画了出来。

    “我去,21岁就这么猛。”

    “史书是不是写错了,这个辛弃疾明明很爱国啊。”

    “对啊,不能说辛弃疾生活在金国控制下的地盘,就说辛弃疾不爱国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被金国控制下的汉人,全都是汉jianian了?人家也要生存,他们根本就没有选择,谁愿意被金国人控制啊。要怪就怪你大宋打不赢,竟然将自己的土地被别人抢去了。”

    “对,所以我觉得那位史官一定对于辛弃疾有偏见,所以才这么写的。”

    江宁版的辛弃疾一出,一众网友便一下子喜欢上了这么一位少年英雄。

    “不只如此,起义军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义端和尚只是一个小插曲,而在内部当中,有一个叫张安国的叛徒,他却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