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空奇缘_第127章 谁怕!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7章 谁怕! (第3/3页)

能碰到你。你是来接杨婵的吧?这小姑娘不错,不过,她似乎不太喜欢听我讲的这些内容。”

    苏佑有些讪然。孙重山指着一一上前来拜别先生的少年们,告诉他这是谁谁家的孩子。其中一个十四岁叫孙秀色的女孩竟是孙重庆的幼女,还有一个将近十五岁的女孩子是孙天佑的meimei孙秀画,她也是这里年龄最大的学生。

    孙重山道:“我教这些孩子,就是想让他们在生意经营、炼器之外,多学些文学知识和做人道理。素来文以载道,就要多读书,也要学习琴棋书画等可以熏陶素养的才艺,不要只给人一股nongnong的商人铜臭味。”

    苏佑笑了,想不到二爷还这么风趣。

    “我修炼天赋并不高。十二岁开神,十六岁明神,三十岁才突破动神。还是在修炼室和丹药的帮助下实现的。现年五十,仍未突破后期,比起秀琇的天资,我就太普通了。二代中除了极个别者,天赋都不太高,修为都不耀眼,大多心思就放在商楼经营上。三代中除了秀琇,到是还有几个好苗子,所以父亲就将培养的心思放到了这几个孙儿身上。”

    孙重山谈兴正浓,“我儿天恩,你已相熟。性格并不像我,他好武而不喜做学问。行事也是大大咧咧,到是修炼天赋尚可,我只好由着他。”

    他语气轻松却语带自嘲,让苏佑也有些感触,孙族这么大一个家族,也是不容易。

    “所以,自知修炼一途并不适合我,我也无心商道,遂入朝为官。想着以自身所学为国家、百姓、家族做些贡献。这其中也有我个人的理想抱负。无奈我自觉胸藏千壑,确仕途不畅,年抵五十,仍得不到施展的机会,可是碌碌一生啊!”

    苏佑不知如何安慰二爷,又奇怪他为何向自己发这一通怀才不遇的牢sao?按理自己和他才算第二次见面。

    孙重山并不介意苏佑做何感想,继续絮叨:

    “刚才我在课堂上讲鑫浩和天泽的历史。两国的前身为永昊帝国,永昊分裂后,千年来,风云变幻。鑫浩、天泽经过朝代更迭,也并非一帆风顺,再分裂甚至亡国也不是没有可能。国家尚且如此,何况家族。我和你说这些,并非因为你对家族有功。事实你也证明了你在商楼经营上的才华,你做出来的事物,已经为商楼拓展了无限商机,商楼甚至有望在几年内一举成为鑫浩最大的商楼。”

    ......

    “我关注的不只是你在器造上面的才能。也有你修炼上的天资,父亲就说过你的资质不下于秀琇。还有你独特内秀、自由率性、自信不屈的品质。上月我初见你时,你身上展现出来的不受拘束,自由畅达的性格给了我很深的印象。”

    孙重山盯着苏佑的眼睛,慢慢道:“不过此刻从你的眼中,我看到的不再是自信和率性,而是迷茫和不安,双眼已被尘埃蒙蔽!”

    苏佑脸上没有多大变化,内心已翻起涛天巨浪。开始反省这几日经历的事情、心态的变化,包括今天的表现,一幕幕画面在眼前闪现。当时他就感到与云蚕之战很是憋屈,吃了亏也忍气吞声,实不是他的正常所为。与那位郡主的交手就极为舒畅。当时他就有所感悟,此时番然清醒,知道自己信心受损,有了束缚,开始自我怀疑,迷失了,再不能保持圆润的心境。

    他想到那晚对修习的元气疑念乍起,各种负面情绪纷至沓来,甚至对烟气都产生质疑。此时霍然明悟,为自己因炼化他人元气生起的悲观,对石头烟气生出的惊疑感到好笑。自己是因为石头来到这个世界,如果它是有主之物,会如何伤害自己,难道再将自己送回原来的世界吗?

    苏佑哂然一笑。记得孙黄河传授元神理论、元气基础时讲过,修炼即修心、修我,我为独神。以意领神,神随意动,神起,天地元气皆为我号令,力可移山填海,虚空破碎。

    思及于此,苏佑心中涌起豪情,神元激荡。六枚元神印记同时遽亮,元气球震动呼应,立即感到神海清明澄润,身体也像是感冒病毒一扫而空,鼻塞突然通气了般,全身轻松、舒坦、通透......。

    原来一切都是心中魔障啊!不用人提起,苏佑自己也想到了心魔。他突破水动神时几乎是一气呵成。当时是在水底特殊环境下,无思无绪,独立守神,故心中无魔,一股作气破入动神!正是心无羁绊,率性而为啊!

    孙重山静静地看着苏佑,没有打扰。他虽修炼天赋不高,但阅历尚在,而且他善于看人,又是旁观者清。已看出苏佑眼神已恢复了初见时的清明,必是有所感悟,就不在担心他。

    笑了笑道:“希望你能珍惜自己的天份才情,始终坚守本心,不负此生!不要像我这般空有抱负,确束手束脚,蠖屈不伸!”

    苏佑感受到孙重山语气中的怨念,他应该是在朝不得志,才华无处施展,至心气难平。

    苏佑此刻心无牵挂,更无顾虑,也真诚地感谢孙重山的醇醇教导,很想为他做点什么。此时他心中一片通明,灵思涌动。想起自己很喜欢的一首词,这首词正适合孙重山此刻的心境,就拿来送给孙重山吧。

    苏佑笑容灿烂,朗声吟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念出这几句,他心境逾加澄明,清楚地感觉到境界的壁垒。似乎只要一捅,就能轻易破开。

    他豪气干云继续吟:“......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佑携手杨婵哂然而去。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