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除夕 (第2/3页)
王如此信任和垂青,必名垂青史,死而无憾。 “陈隆之经营陕西,还需从河西和兴灵之地转运粮草,范钟,还得你费心。” “臣已安排妥当,回河西之后,臣立刻着手去办。” 范钟犹豫了一下,这才继续奏道: “陛下,高昌国使者随臣入京,如何应对,陛下明鉴。” 高昌国使者秘密入宋,这里都是肱骨大臣,似乎也没有必要隐瞒,担心走漏风声。 高昌国使者年初本来就要面圣,谁知太后杨桂枝病危,不了了之。此次随他和余玠入京,他二人都是认为有利于大宋。 “若是真心臣服,荣华富贵少不了他的。若是想国中之国,无论是高昌还是东辽,只能使用武力了。” 赵竑冷哼一声。 吞并高昌国,等于恢复了大半个西域,也斩断了窝阔台的一支手臂。要是再搞定东辽,蒙古国可就是元气大伤了。 皇帝强硬,众将都是兴奋。北伐将起,西域未平,建功立业,机会多多。 “陛下,陕西百废待兴,此时北伐,粮草转运恐怕艰难,还请陛下三思!” 陕西安抚使陈隆之皱眉上奏,赵竑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今天是除夕,北伐之事大朝会后再议。但北伐三路大军,东路主帅为孟珙,西路为余玠,中路为杜杲,今天先定下。其余诸将都会是北伐的主将,不要争一时之长短。” 余玠、孟珙、杜杲都是历史上的名将,在那一世憋屈,这一世却不会。 皇帝决心已定,陈隆之无奈,只有不言。 “谨遵陛下御旨!” 众将肃然,一起抱拳行礼。 军令如山,何况是皇帝亲自下旨。北伐人人有份,这就已足够。 北伐三路大军各有主帅,看样子,这一次皇帝要坐镇后方了。 “诸位卿家,今天是除夕,本想留你们下来用膳,但估计你们另有节目,在皇宫也不敢放开吃喝。朕准备了些好酒好菜,出宫的时候带上。每人赏钱千贯,你们自便吧。” 赵竑摆摆手,董宋臣拿着“红包”下去,给每人发了一个。 “谢陛下天恩!” 众臣一起站起身来,拿着红包肃拜谢恩,人人喜气洋洋。 这又吃又拿的,多不好意思。 众人出来,御书房外面,以皇帝嗣母俞氏为首,德妃周秀娘等妃嫔,以及一众皇子公主宫人等都在等候,众臣一起见礼,告辞离去。 看来,皇帝天伦之乐,和普通人家一样,也要有节目了。 至于有几个妃嫔不在其中,众臣虽然惊讶,却不敢议论。 御书房中,赵竑居首,一众家人依次坐下,俞氏坐了左首席位,周秀娘坐了右首席位。 这是宫中规矩,俞氏虽是嗣母,但皇帝为天子,她也不是太后,只能坐在侧席。 “李贤妃和杨贵仪,她们还没来吗?” 赵竑看了看座中,轻声一句。 “陛下,杨贵仪回了萧山,不能赶回来。李贤妃偶感风寒,身子不适,不能前来。” 贾似锦轻声插了一句。 “陛下,要不要我再去喊一下。” 周秀娘察言观色,试探着问道。 “喊了也没用。该来的都会来,不想来的,谁也勉强不了。” 俞氏脸色一沉,感慨地一句。 “听娘的!算了,不必了。” 赵竑摇摇头,他看了一眼座上一群儿女稚嫩的面孔,面带微笑,掏出了一叠红包。 “娘,这是你的。祝你老福如东海,长命百岁!” “均儿,费心了!” 俞氏满脸笑容接过红包。 皇家子嗣繁多,这个年,可是够热闹的。 “秀娘,这是你的;翠珠,这是你的;似锦,这是你的。惟名和杨意的,就由秀娘这个后宫之主代劳了。” 赵竑笑意盈盈,周秀娘心头激荡,赶紧领过。 后宫之主?这么说,她马上就要被立为六宫之主了? 俞氏看赵竑强颜欢笑,心里难过,转身悄悄抹了把泪。 后宫不宁,儿子可是不容易啊! “赵铨、赵锋、赵铮、赵敏、赵欢、赵睿娟、赵睿思,你们兄弟姐妹们,一个一个来,人人都有份!” 赵竑满脸慈祥,挨着给儿女们发红包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