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7章 除夕 (第1/3页)
建武三年除夕,将暮,临安城,皇宫大内。 御书房中,身为大宋天子的赵竑站在窗边,看着外面临安城的天空,天地即将混为一色,鞭炮声此起彼伏,烟花不断升空闪耀,赵竑若有所思。 他登基八年,鞠躬尽瘁,呕心沥血,大宋王师,终于要北伐了! 陕西还在恢复,粮草转运,可以高枕无忧吗? 他麾下的大宋将士,能一举恢复失地,占了燕云十六州吗? “陛下,崔与之、余玠他们都到了!” 董宋臣轻柔的声音响起,打断了赵竑的冥想。 “宣他们进来吧!” 赵竑转过身来,在椅子上坐下。 崔与之等人进来,给皇帝行过礼后,各自在椅子上坐下,人人都是喜上眉梢。 众人都是边军将领和边塞重臣,皇帝宣召而来,想必是要耳提面命,并且犒赏众臣了。 “岁月无情,崔卿,你经营四川七年,劳苦功高,如今须发尽白,辛苦了!“ 目光扫向崔与之,赵竑由衷地一句。 “谢陛下体贴。不过,臣老眼昏花,年事已高,恐怕不能为陛下再继续奔走了。“ 崔与之感慨万千,拱手回了一句。 他已经74岁,已经上过几道折子要致仕,皇帝终于准允。这次回朝,也只是做个过场,面圣之后,就要退休。 赵竑点点头,面向了众臣。 “诸位卿家,去年汉中大战,我王师大破鞑靼铁骑,扬我大宋国威,振奋国人士气。但恢复大业不可中途而废,北伐已经是势在必行!” 赵竑看着众人期待的眼神,继续说道: “此次召诸卿家回朝,一则参加大朝会,君臣同乐,二来商讨北伐之事,三来一些人事上的变化,也要做调整。” “全凭陛下调遣!” 众臣一起行礼,人人都是欣然。 果然,北伐加犒赏,皇帝永远不会亏待有功之臣。 赵竑点点头,拿起桌上的纸张看了一眼,看向了崔与之。 “崔与之自嘉定十四年出为成都知府兼成都路安抚使,后升任四川制置使。任内安边积财,举贤抚士,使蜀中宁谧。其后在四川推行新政,政绩斐然,又为河西陕西移民实边鞠躬尽瘁。朕不忍其过于cao劳,着崔与之以观文殿大学士、提举洞霄宫之职致仕,赐崔与之宅院一座,广州、金陵、临安、成都任其择地居住,钱粮各万贯石。崔老相公举荐胡梦昱担任四川制置使,朕也允了。” “谢陛下天恩!” 崔与之起身跪下,颤颤巍巍,叩谢天恩。 “崔老相公,你为国为民,当之无愧。我大军就要北伐,将来你要是想去北地居住,朕也会为你准备宅院。” 赵竑哈哈一笑,范钟和孟珙,赶紧把崔与之扶了起来。 “范钟在河西经营五年,河西不但是我大宋的养马之地,还成了我大宋的粮仓。范钟居功至伟,擢为河西路兼西夏路安抚使,赏钱2000贯,米500石。范钟继续在西北为国效力,为朕分忧吧。” 范钟干吏,有他在西北,赵竑心里也是安心。 “臣谢陛下天恩!” 范钟出来,领旨谢恩。 众臣都是狐疑,无人吱声。 风闻西夏路安抚使史嵩之出了事情,从今日范钟被擢为河西路兼西夏路安抚使可见,果然如此。 “你们不用猜疑,西夏路安抚使史嵩之犯下杀害同僚重罪,反贪司和大理寺正在密查。史嵩之是人才,可惜啊!” 赵竑摇头惋惜,却是毫不隐瞒,为众臣解密。 这事瞒也瞒不住。与其人心惶惶,不如借此告诫诸臣,不要作jianian犯科。 众臣都是惊诧。史嵩之跋扈,众人皆知,想不到他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杀害朝臣。 这一下,史嵩之恐怕凶多吉少了。 “史嵩之之事,也给你们提个醒,千万不要步其后尘。天日昭昭,国法无情,诸卿引以为戒!” 赵竑郑重其事叮嘱完众臣,这才继续道: “范钟为干吏,劳苦功高,朕本想调你入朝,参知政事,但河西没有你压着,朕不放心。况且数年之内,我王师要恢复西域,河西将是大军调集,粮草转运的前沿,范钟,你就能者多劳,继续为国分忧吧。” “谢陛下天恩!臣必披肝沥胆,不负陛下重托!” 范钟黑脸通红,领旨谢恩。 能得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