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征辟 (第3/4页)
“我得去潮阳赴任了。”薛白忽然道。 “什么?” “今日安禄山来威胁我,要把我弄到范阳。我揭破他谋逆的阴谋,他势必杀我,我留在长安很危险,不如抽身而退。” “不许,你当我保不住你……” “你听我说,此番与你提此事,我并非要利用你来保我。”薛白道,“无论如何,我至少得启程了。但你要保密的是,我很快会回来。” “别走,我来想办法。” 薛白却是郑重其事地又重复了一遍,道:“我揭破安禄山谋逆阴谋,他欲杀我,我只好带病贬谪了。” 杨玉瑶愣了愣,虽已隐约明白他话里的意思,却还是难以接受。 但她再强势,却不能改变薛白的处境,到最后,还是只能把怒火发泄在安禄山头上。 “狗胡该死,我绝不放过他。” ~~ 次日,敦化坊,颜宅。 “我揭破安禄山谋逆阴谋,他欲杀我,我只好带病贬谪了。” 薛白才说到这里,屏风后忽然响起一声轻笑。 韦芸有些尴尬,想了想,干脆把颜嫣唤出来,教训道:“笑什么?” “回阿娘。”颜嫣故作贤淑,行了个万福,一本正经应道:“女儿没笑。” 见她这模样,薛白反而微微一笑。 “别胡闹了。”韦芸不由道,“出了这般大事,你们还嬉皮笑脸的。” “阿兄分明心有定计,偏是故作委屈,到处说被安禄山逼得外贬,阿娘又何必信他的鬼话?” “女儿家也不知好好说话,回闺房去,不许再偷听。” 韦芸虽是教训了颜嫣一顿,其实是在薛白离京前,让他们两个见上一面。 待女儿退了下去,她脸上便泛起忧愁。 “唉,你们这师徒俩,也没个消停。” “师娘放心,老师很快就会回朝、升官。”薛白道:“学生以为,老师要不了两年可是要当宰相的。” “莫安慰我了。”韦芸叹息道,“我如今在愁的,是你们的婚事。” 薛白今日来,对此已有所考虑,道:“一月之内,学生当可回长安。” “真的?” 薛白沉默了片刻,道:“只要学生还活着,抛官落罪,也会回来,给一个交代。” “不可说这种不吉利的话,那便继续筹备,待三月你们完婚,我这颗悬着的心才能放下。” “是。”薛白道:“只是李林甫、安禄山欲害我,万一……” “没有万一,你记住,三娘等你回来完婚。” …… 出了颜家,薛白回过头又看了一眼,觉得很多话其实没有说开。 今年三月恰好该是他处境不太好的一个时间段,他觉得那时与颜嫣成婚,颇为愧对她。可颜家虽未直说,但那份坚定支持他的态度却已足够了。 这次,薛白有些不舍得离开。 ~~ 正月十八,午后。 长安城东郊,灞桥。 灞水两畔柳树依依,送人离开长安,也就送到这里了。 杜五郎还没完全明白情况,问道:“你真的要走?” 薛白不厌其烦,道:“我揭破安禄山谋逆……” “我是说,你行李带得好少,青岚也没带着。”杜五郎挠了挠头,低声道:“旁人不会看出来吗?” “那是我不舍长安,心怀侥幸,盼着圣人能召回我。”薛白莞尔道,“放心,舆情在我们这边。” 杜妗也没随薛白走,只安排了几队人扮成商队,沿途暗中保护;杜媗则是不忘叮嘱了几句。 “你第一晚在蓝田驿过夜?” “是。” 杜媗小声道:“薛锈就是在那里被赐死的,你务必小心。”
“好,有劳媗娘照顾好家里了,二娘做事有时不计后果,你多看着她些。” “放心。” 杜媗还想多送薛白一段路,身后却有马蹄声响起。 “薛郎!” 那是王昌龄带着刊报院的众人赶来了。 杜家众人遂整理车马,依依不舍地西返长安。 薛白牵马站在那,等着王昌龄奔到眼前。 “王大兄何必过来?” “薛郎如何走得这般仓促?也未提前说一声。” “我揭破安禄山谋逆阴谋,他欲杀我,只好带病贬谪了。” “胡儿该杀。”王昌龄上前,拉过薛白缰绳,道:“随我回去,见见哥舒节帅。” “没用的,他斗不过哥奴与胡儿……” “薛郎这一去,忍心看着朝堂上乌烟瘴气不成?!” 送行者中,忽然有一个年轻人喊了一句。 他其实是太过激动,喊出了声之后,见众人目光都看来,慌忙低下了头,不知所措。 “叶平。”王昌龄引见道:“我去岁刚收的学生。” “我似乎听过他的名字。” 叶平受宠若惊,连忙道:“我……我只是无名之辈,薛郎一定没听过……” 王昌龄道:“我们办的第一份文萃报便刊了他的诗,‘白玉非为宝,千金我不须。忆念千张纸,心藏万卷书’。” “原来是他。” 叶平忙道:“学生出身平寒,投靠无门,能入老师门下,皆因薛郎所办之报纸。今我等议论南诏形势,皆以为薛郎洞若观火,当此时节,薛郎若贬岭南,朝堂上复有谁敢发声?” 下一刻,另有一人也站了出来。 “学生常衮,此来想提醒薛郎,十年间,为哥奴遣御史怖杀者不计其数,薛郎此去潮阳,凶险万分,务必珍重。” 常衮出身显然比叶平好太多,举手投足沉静自如。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