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春归 (第3/4页)
连忙示意家仆拿出钱银来,“这是给道长的诊金。” “不必了。” “该给,贺老头是宋家佃户,我身为主家,不可……” “不是了。” 李腾空终于停下脚步,颇为认真地道:“他已经不是宋家的佃户,而是偃师县的编户。” 宋若思愣了愣,不明白贺老头是如何自赎的。他身边的家仆正要喝问,被他抬手止住。 “原来如此,但这诊金还请道长收下。” 李腾空没有马上走,就是想看看宋若思对佃户变编户之事会如何反应,见他没有生气,方才离开,但还是悄悄留下了一个护卫看着事情之后的变化。 ~~ “宋若思对编户之事没太大反应,在贺老头家只待了一会儿就赶回陆浑山庄了。” 县署,薛白一边听杜妗说着,手里还拿着一本册子。 赶回来的宋家子弟一共有十三人,他需要从这其中选一两个最好控制的作为陆浑山庄名义上的继承人。 重点在于,是由他选,是由他给了对方一个机会,他才是施恩的一方。 “目前看来,宋若思是人品最好的一个。” “是。”杜妗道,“但有一个问题,他官位太高了,三十七岁已官任监察御史。” “都与我老师差不多了。” 监察御史其实只是从八品下的官,但却是相当重要的一道门槛。连宋若思这般身世,在这年纪任此官职还算是年轻有为,可见大唐官途之难。 薛白沉吟着,最后道:“官职高不怕,反而能服众,真正怕的是能力高、性格强……明日先到陆浑山庄看看吧,若他够弱就用他。此事,让杜五郎去试探便知,他看人还是准的。” “五郎也只能看出与他差不多的。” “是。”薛白笑了笑。 杜妗抿唇一笑,问道:“明日带两朵李花去?” “都说了,与她们只是朋友。” “是朋友,你还与杨玉瑶是姐弟,与我是家人?” 说话间,薛白已放下了手中的册子。 他明日要带二李去踏青,杜妗显然在想给他来点狠的。 她今日穿了一条长裙…… “现在很多事都可以入手了。” 若说这两人的野心原本毫无希望,如今似乎已踏出了第一步,所以他们控制了偃师县之后,一直都很兴奋。 但这日还有一些不同。 杜妗能容忍薛白与杨玉瑶,近来还在帮忙拉拢李腾空,心里未必就真不介意。能够忍下这些,因她有些想法。 因此这日情到浓时,她附耳对薛白说了一句。 “我给你生个孩子好不好……唔!” 她的野心还在蓬勃燃烧,在这一刻被顶到了最高点。 ~~ 次日醒来,薛白有了一点小烦恼。 但其实都是很远的事,暂时多想也无用,他安排好县务,准备去往陆浑山庄。 去驿馆接人的路上,杜五郎竟是忽然问道:“你也有难解决的事吗?” “我神态有异吗?”薛白问道。 “那没有。”杜五郎道,“但我们多熟啊,旁人不了解你,我还能不懂吗?” 薛白自省了一下,提醒自己要做到喜怒不形于色。 “其实我就是瞎问的,你真有什么心事?” “没有。”薛白道:“我看你有心事。” 杜五郎一问就说了,道:“过了年我与运娘不就已经十八了吗?这都三月份了,我们还是没有结果,阿娘一直催我一直催我。”
薛白很惊讶他这般着急,感到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昨日的少年已开始考虑为人父的事了。 转头看去,只见路边的野花已经凋落……他却没有因此伤春悲秋,心中只想到,时不我待,得要更快地上进了。 “薛郎。” 李腾空、李季兰携手从驿馆出来,少女的俏丽让人眼前一亮,一扫暮春的凋落之感。 薛白的目光落在李腾空身上,愣了愣,点了点头,却只转向杨齐宣与李十一娘,道:“杨兄请。” 众人遂往陆浑山庄而去。 唐时风气,女子出门多数也骑马,李腾空原本是打算与薛白并辔而行的,倒不是她想,而是李十一娘对她有所嘱咐,交代她转告薛白一些话。 但当李季兰热情跟在薛白身边,她却是又犹豫了。 …… “可有半年未听到薛郎赋诗词了。”李季兰今日异常开心,“我写了那许多诗词寄于薛郎,换一首可以吗?” 她骑术是所有人里最糟糕的,偏说到兴起,还抬起手来,用纤纤玉指比划了个“一”,有些许卑微地强调哪怕只有一首。 薛白连忙伸手扶了她一下。 “你好好骑马。” “那薛郎答应了。” “好吧。” “太好了……” 杨齐宣就在薛白另一侧不远处,转头看向李季兰笑靥如花的样子,莫名有些吃味。 他其实也没想怎么样,但就是觉得分明是一个爱慕自己的女子,如何能与薛白走得这么近?是想离这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