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3章 运到岛上去干嘛 (第1/3页)
“三五斩邪雌雄剑真没有,但是雌雄双股剑的话,就樱” “难道是那把攻击范围加2的鸡肋武器?”张扬笑着问道。 “哈哈哈,没错,不过把刘备的武器搞成这个样子,三国杀全责。” 程宗文是懂梗的,不过很可惜,他口中的雌雄双股剑,经过张扬鉴定,只不过是当年清朝皇家戏班使用的道具。 论价值,还不如之前那位大爷鉴定过的二胡。 “tmd,既然是道具,他们越岛上去干嘛?” 程二爷看着手里已经生锈的铁剑,有些无语。 “嗨,他们那些饶想法,正常人哪里能理解呢。” “记得没错的话,他们专门挑选并带走了,近代史上那些着名的不平等条约的原件,是这样,就算他们继承大统。”张扬着着,自己都笑了。 “那还真是思路清奇啊。”程二爷附和着点点头。 闲聊过后,步入正题。 程二爷进到书房,要给张扬看看,他口中那些极其珍贵的文物。 首先,当然是看青铜器。 现在人们都知道,青铜器是国之重器,但近代的时候,收藏氛围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当时青铜器甚至都不算一个专门的品类,还没有宣德炉受重视。 所以最后越岛省的铜器,拢共也才五千多件,还不到玉器的一半、瓷器的五分之一。 当时运走的文物里,占大头的,是书籍和档案文献。 所谓文化传承嘛,最主要的当然是文字,即使是最珍贵的带铭文的青铜器,上面所有金文加起来的字数,恐怕还不到《四库全书》字数的零头。 运走的青铜器总数少,程二爷的岳姥爷送回来的自然也少。 一共就五件: 两件春秋时期的虎形带钩,一件雕满了蟠龙纹的罍,以及两件汉代的【水注】。 作为古代文人书房里的必需品,水注除了有往砚台里倒水的作用,还是重要的装饰品。 程二爷这两件水注,形态相差的非常远,以至于像张扬这么见多识广的人,都是第一次见。 贵一点的那一件,造型是一个跪坐的侍从的形象。 出水口在头部,竖着像个烟囱;注水口则在侍从手里的号角上。 内部是空的,用来储水。 算是一件汉代人形青铜器中的精品之作。 早几年放到国外的拍卖市场上,起码也值个五十万。 不过张扬反而更关注另一件便夷水注。 雕的是蟾蜍,但造型神似妙蛙种子。 在这件青铜蟾蜍的后背上,伸出来一段竹节状的出水口。 但是张扬找了半,都没找到注水口。 从哪儿灌水呢? “会不会原本的设计,就是从这个细细的出水口,慢慢往里面倒灌啊。”程二爷猜测道。 “我宁愿相信是当时的工匠模具做错了,也信不了你这种解释。” 张扬想了想,给青铜妙蛙种子拍了张照片,准备回临海以后,找这方面的专家打听打听。 毕竟这件东西,不出意外的话,以后会展出在海林博物馆的青铜器馆里。 到时候写物品介绍的重任还得落在他头上。 保存好照片后,张扬了句心里话: “文哥,你这些青铜器,不太行啊。” “为啥?”程宗文挠了挠头,表示不理解:“我以前盗过一共六座汉墓,都没有发现过这类东西,什么虎符啊、水注啊……” “那是虎形带钩,和虎符没有一丁点儿关系。”张扬纠正道。 “反正我没见过虎形的,最多的也就是龙首。” “那是你样本数量太少了,要么就是挖的不对。”张扬分析道。 “唉,伱的有道理。” 程宗文突然叹了口气,老生常谈,后悔起当初入错行的事。 什么,如果当时学的是鉴宝,就算不下墓,还是照样有各种各样的宝贝。 在张扬听来,的都是些场面话,他可是见识过程宗文滔滔不绝讲风水知识的样子,绝对不是简单的入错行这么简单。 “大哥,别伤春悲秋了,你的那些珍贵的文物呢?” “这不是……刚才被你鄙视了嘛。”程宗文有些尴尬的抿了抿嘴。 在张扬面前,他偶尔会感觉,自己那么多年盗墓积攒的知识不太够用。 “现在我也不知道,这些东西算不算珍贵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