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302章 窦教授 (第1/3页)
在张扬大买特买的时候,入口处的两个看仓库的中亚饶目光,已经不止一次从他身上扫过。 这两人用家乡话快速沟通着: “那边那个年轻人,好像在挑选他觉得是真品的东西,动作很挑剔啊!” “谁不是呢?你以为那只肥羊选的不是他心目中的宝贝吗?” “也对哦,反正这些东西混在一起,我自己都有点分不清。” “是呀,自从去中原省学过仿古技术后,我们造出来的高级货越来越真了,估计以后都不用从家里往这边运东西……” “好像有肥羊来了,还是两位女士。” 在仓库大门口,卖方负责接待顾客的主管,正引着两个年轻的姑娘走过来。 守门的两个人刚要迎上去,主管却突然出声,非常严厉的来了一句: “滚开!” “这两位是贵客,由我亲自接待!” 此时的张扬还不知道,有两位有缘人来了现场。 他正被眼前一件件玻璃器皿吸引住了注意力。 这里面有些真品的玻璃瓶,竟然是用古老的吹玻璃工艺加工出来的。 在其他地方,很难见到这样的宝贝。 东西里年代最早的,应该是那件蓝色的花瓶,瓶身被古老的罗马人,捏成了美杜莎的模样。 可以追溯到公元2世纪左右。 要不要带走呢? 张扬其实有些犹豫,古罗马文明和伊朗的古文明不同,它没有一个明确的继承者。 这件玻璃花瓶,可能是地中海沿岸任何一个地方出土的,甚至可能是通过贸易流传到帘时伊朗高原的安息帝国。 还给谁是个问题,人家愿不愿意要也是个问题。 不管了,先拿下来带回去慢慢研究吧。 反正五百块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 就在他刚刚伸手够到玻璃花瓶的时候,隔着几排货架的地方,突然传来了一阵惊呼。 接着是一串急促的鸟语,叽里咕噜的,根本听不懂。 只能听出话的人很急,在疯狂饶舌。 张扬愣了一下,发现是外国人在互相沟通后,没当回事儿,继续推着车往前走。 不过这一排货架还没走到尽头,在他身后,仓库的主管就急吼吼的追了上来。 “先生,这位先生,请您等一等。” “有事吗?”张扬转过头,神情很警惕。 认出对方是那个接待客户的经理,他的第一反应是:自己只买真品的行为被抓包了。 可现在推车里才七件宝贝,这家伙来得有点快啊! “刚才是您,在d排的货柜上,拿了一件蓝釉的瓷瓶吗?” 瓷瓶? 张扬知道对方的是什么,那东西就在身后的推车里,否认显得没有意义。 他想了想,回答: “准确来,不是拿,是预购。当我把东西放进推车的那一刻起,就只差最后一步付款了。” “你有什么意见吗?是想不守规矩拿回去,以后生意不做了?” “不不不,但是……” 主管回过头,看向自己来的方向。 张扬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在货架的尽头,两位身形高挑的美女正好并排走了进来。 临安街头的美女不少,但像这样漂亮的双胞胎姐妹花,他还是第一次见。 不过也就只是第一眼觉得惊艳罢了,因为张扬马上意识到了一个问题: 这两人是来截胡的。 眼前这个中亚人,就是她们的狗腿子。 “没事的话,我就先走了啊。” 张扬想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别!”姐妹花之一出声挽留:“先生,可以聊聊吗?” “聊什么?”张扬把东西护在了身后。 “就是刚才在那边货架上摆着的蓝釉的瓷瓶。” “你那件伊尔汗国的瓷瓶啊。”张扬故意点明东西的年代,接着告诉对方:“很不巧,那东西我准备花钱买下来好好收藏呢。” 听到张扬的话,仓库的主管有点意外,估计是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的买家真的懂。 不过姐妹花对此并不感到惊讶,几乎没怎么停顿,就继续问张扬: “您收藏这件东西的目的是什么呢?” 在她俩看来,大部分藏家收藏古董的目的,无外乎两种: 装比、或者赚钱。 而这两种目的,她们都有足够的信心对付。 “目的?”张扬没想到有人会问自己这种问题,随口道:“当然为了研究全球范围内的陶瓷制品历史啊。” “这件元代时出现在中亚地区的瓷瓶,深刻揭示了华夏传统文化沿着丝绸之路往西方传播的过程,对研究陶瓷文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