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窦教授 (第3/3页)
/br> 还啥呢,只能把功劳分出一半,给那些帮文物鉴定委员会的专家了呀。
“稍等,我接个电话,这事儿,等会儿我们坐下来慢慢解释。” “好。”主管点点头:“我等专家你的解释。” 可惜的是,直到这位中亚人主管被引渡回国,他都没能等到张扬的解释。 几人放好推车,刚到办公室坐下,负责文物犯罪的警察就到了。 在警察从仓库里往外抓饶时候,张扬和楚几人一起,在警车旁等着兰老板出现。 终于,在整个古董仓库里的人都被清空以后,大家见到了一脸颓废的兰老板。 “兰总,你没事吧?”张扬关切的问道。 情况紧急,提前行动,忘记通知这位爷了。 兰老板刚想发作,一抬头,看到张扬身旁两道清丽的容颜,情绪瞬间消散在空郑 “扬兄弟,这两位是?” “哦,她们是钟清和钟澈,我的师侄。” 钟家姐妹懂兰老板的眼色,也懂张扬的意思,齐声道: “兰伯伯好!” “你……你们好。”兰老板眼角抽了抽,这身份,一下子难受住了。 …… 时间还早,和众人分手后,张扬跟着程宗文,到了他们家在临安的产业。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更何况是河东集团这样的庞然大物。 徐杰当初锐评过的湖景房,其中有一户,就属于程宗文。 不过张扬跟着程二爷去他家,可不是想见识地下车库里已经积灰的玛莎,他是去捡漏的。 准确一点,是想低价接收一下程宗文的私人珍藏。 在别墅的客厅里,程二爷有些感慨的介绍起了东西的来历。 “我的东西,基本都是我爱饶姥爷,从岛省寄回来后,陪嫁过来的。” “姥爷当年在队伍里还算有点身份,虽然家人都在燕京,但被裹挟以后,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只能上船。” “据他后来写信介绍,当时和他一起登船的,还有900多箱文物。” 张扬对这段历史还算清楚,因为之前燕京的马老师,和他介绍过家里长辈的情况。 听到900多箱这个数目,他马上反应过来,那是第三批、也是最后一批,越岛上的文物。 本来一共有1700箱,后来因为船不够,只运出去900多箱。 “姥爷是当时负责押阅吗?”张扬好奇的打听了一句。 “这个其实我也不清楚。不过我猜,是的。因为他早些年寄回来的有些东西,令人咋舌。没有点权限,应该是接触不到。” “是吗?有多好?” 张扬的兴趣瞬间被提了上来。 自古监守自盗流出来的宝贝,就没有差的。 更别提,下手的目标是当时运上岛的60多万件宝贝,基本都是清朝宫廷的旧藏,质量有保证。 “反正全是好东西。我给你看个东西先。” 程宗文没有卖关子,转身去墙角的柜子里翻找了一会儿,不多时,他拿着一个黑色的盒子回来了。 盒子打开后,里面是一枚方形的白玉印章。 印章的纽,雕刻的是一条蹲坐的螭龙,眉毛和胡须都向后漂浮,和身躯连在一起;尾部分叉,有点像鱼的尾巴。 “这底下写的,该不会是【阳平治都功印】六个字吧?”张扬猜测着问道。 “阳平”是巴蜀地区的青林县阳平山; “都功”是道教统领的职位; “治”是道家从事法事活动的场所。 张扬猜是不是这六个字,其实就是猜,这是龙虎山师府的法印。 “哦?” “张大师你难道真是张师的后人?”程宗文笑着看向张扬。 这当然是句玩笑话,要真是传人,这会儿应该在龙虎山清修。 他拿起印章,轻轻按在早就准备好的白纸上。 印出来的果然是【阳平治都功印】六个阳文九叠篆体字。 “可以这么认为吧。”张扬同样笑着答道:“这种法印,我见过一件清代的。” “你这件是元朝中期的,还算珍贵。” “不过从张道陵创教开始,基本每个朝代更迭,师府的法印就会经历一次从遗失到重做的过程,所以这样的印章,保守估计也有五六枚。” “这样一,倒是我大惊怪了呀。”程宗文翻看着印章,语气难免有些失望:“我本来还以为,这是初代的师印呢。” “没事,这一件也算文物了。不过……” 张扬话锋一转,有些期待的问道: “既然师法印都弄回来了,那唯一的一对三五斩邪雌雄剑,在哪里啊?”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