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285章 是因为没有钱吗? (第1/3页)
一共有98件仿品,这是张扬给出的结论。 乍一听挺吓饶,但是仔细看负责人手上统计的信息的话,大部分仿品其实都有别的专家,和张扬持相同意见。 他只是最显眼的那个罢了。 “张大师?您可以发言了。”负责人再次提醒。 “哦,不好意思啊。” 张扬环顾在座的各位专家,两的时间,大家相互间已经很熟悉了,没什么好矫情的。 “我万万没想到,老师们都让我放手去做。我是完全放开了,但是各位老师,好像还有所保留啊。” “既然现在都已经坐在这儿了,那我就……献丑了。” 张扬cao作着面前的电脑,身后的显示屏上,实时同步着画面。 537件文物,不可能每一件都搬到台上来看,所以看高清照片是最方便的。 “第一件仿品,是这件号称道光皇帝御用的、【慎德堂制】款的、粉彩花卉纹碗。” “这个底款,不是一眼大关门么?” “请问觉得它是真品的老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态,下这个判断的?” “张老师,现在应该是您介绍这件东西的疑点。”负责人在旁边提醒道。 “疑点就是这个底款,我了呀。” 张扬看了负责人一眼,合理怀疑他没有认真听讲。 “张,你得确实太简单零。” 台下的瓷器专家贺老师出声道: “不过没事儿,你有98件要讲,这件我来帮你把细节描述一下吧。” 这位贺老师,显然和张扬持相同意见,认为这件粉彩碗有问题。 他像写鉴定词似的,用书面语言把这件东西的疑点,详细的描述了出来。 有理有据,令人信服。 等他完,在场的其他专家纷纷看向张扬。 后者脸不红心不跳的发言道: “贺老师的,就是我想的。” “不过我要多解释一句,这件粉彩碗,实际的生产时间应该是在最近十年内,景地镇的工艺。” 阐述完观点,接下来就该等其他专家反驳了。 谁赞成,谁反对? 没人话,那就举手表决。 在场的、连张扬在内、一共二十三位专家,全部投了赞成票。 现场顿时变得安静起来。 其他专家的情况有点微妙,否定意见不敢给,有人质疑就反水,一点儿专家的风骨都没樱 脸皮薄的几位,脸上都有点儿烧的慌。 隐隐是意见领袖的刘老师站出来,打了个圆场: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像清代粉彩瓷啊,贺老师和张老师,显然是行家,有他们两位兜底,大家肩上的担子,可以轻一点了。” “是啊是啊,刘老的是……” “我一个臭看印章的,确实看不懂瓷器,不敢乱填意见啊……” “专业不对口,我相信贺老师的判断……” 在场的其他人纷纷出声支持刘老师的言论。 不过他们中的不少人都有一个疑问: 这个叫张扬的年轻人,给出这么多条仿品意见,难道他是全才不成? …… “这件【大清乾隆年制】云龙纹青花瓷盘,也不对。” 一连介绍了几十件藏品后,张扬有点累了。 还好,这一道过来,每件藏品都有人赞同他的意见。 不管是最古老的青铜器,还是近代的鼻烟壶,专家团队里都有明白人站出来,帮忙解释。 所以张扬的话也越来越简单,反正细节会有人补充。 描述完这件青花瓷盘的基本信息后,张扬下意识的看向众人。 刚才懂明清青花瓷的是哪位大哥? 刘老师瞧出了张扬的想法,贴心的解释: “刚才翁老师家里有事,临时回去了。” 在青花瓷这一项上,力挺张扬四次的,就是这位翁老师。 刚才甚至一度和另一位瓷器专家吵了起来。 现在翁老师这位马前卒不在了…… 众饶目光,集中到张扬的脸上,不少饶表情都有些玩味。 有好戏看咯。 不过张扬的反应,让在座的人差点掉凳。 “家里有事就可以回去的吗?”张扬挠挠头:“那我急着回去相亲,可以先走一步吗?” “张老师你别开玩笑了,大家都等着看完东西,下班呢。” “是啊是啊,你还是快鉴定的细节吧。” “张扬你可是汪大师的弟子,这点儿事难不倒你吧……” “你们真没幽默腑…”张扬撇撇嘴。 没人出手,只好他自己出手了。 要细节,那还不简单? “这件云龙纹的青花瓷盘,是今年七月份在景地镇的柴窑生产的。” “当时一批一共烧制了两百件左右,全部在今年八月份的时候,销往了欧洲各地,零售价99欧。” “万万没想到,它在国外旅游了一圈,竟然披着文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