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您父亲是老前辈啊 (第2/2页)
凑什么热闹,这是你们该来的地方吗? “老师老师,快,再帮忙看看这些。” 阿姨指着这些清朝的铜钱道。 她手里的计算器在不停地往上加钱。 在她身后,不少自来熟的姐妹们,已经在打听她打算在哪里买房了。 还有位年轻的房产中介,直接挤上来递名片…… 张扬笑着摇了摇头,这一幕,要是让圈子里那些古钱币大师看到,估计得气吐血。 “这些都是珍品,珍品啊!” “你们在干什么,眼里只有钱吗?” 该不,确实只有钱,而且是带着正经“铜臭味”的铜钱。 张扬漫不经心的拿起一枚雍正通宝。 阿姨的父亲很明显懂收藏,就看这是什么版别了。 正面,“雍正通宝”四个字很方正,没有任何存疑的地方。 背面,诶?怎么不是满文? 铜钱的背面,雕刻的满满的图案,仔细一看,上面是条凤凰,下面是条龙。 凤在上,龙在下,这姿势……不、纹饰,非常精美。 “兄弟们有认识这种钱币的吗?” 张扬给直播间的观众们看了一下。 弹幕里什么的都有:【现代的工艺品】【道士用的花钱】【清代发行的纪念币】…… “花钱的兄弟,你是对的。” “这东西的学名骄压胜钱】,也叫厌胜钱、或者花钱。” “有钱能使诡推磨,用的就是这种厌胜钱。” 看阿姨一脸求知若渴的表情看着自己,张扬知道,她还在等报价呢。 “这枚,两万吧。” 剩下的几枚雍正通宝都差不多,只有品相上有区别。 另外几枚乾隆通宝,也是【压胜钱】。 不同的是,背后不是凤上位的纹饰,而是“下太平”四个大字。
价格要比雍正的高50%左右。 “可惜了,这几枚乾隆的花钱,达不到宫钱的标准,不然一枚顶五枚啊。” 张扬感慨了半,没有任何人鸟他。 围观的人、包括直播间的弹幕,都只关心:首付够了吗? “不够啊,老师,要不你再帮忙看看?” 阿姨又打开相册的倒数第二页。 张扬给她合上了。 “别别别,我累了。” 张扬还是想把这活儿,交给拍行的工作人员,那些普通的古钱币,真没啥好看的。 不过他话还没完,现场突然出现了意外情况。 窦老师台前的一位宝友突然站起身,大声喊: “我看你就是不敢认!” 啥情况啊? 同样是看热闹,国宝帮的乐子,明显要比凑房子的首付来得吸引人。 张扬都要站起来,才能看到那边的情况。 只见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先生,高举着一件青花抱月瓶,一脸气愤的冲围观的群众: “九五年的时候,香江拍卖会,拍了八百五十万!” “他们不承认,也不收!” “大家都看到了吧,这是大开门的明代宣德青花瓷啊。” “窦东来是假专家,欺骗社会、欺骗老百姓、欺骗咱们普通藏家……” 张扬觉得,康熙怒斥群臣的气势,大概也就这样了。 他赶紧看了一眼窦老师。 还行,虽然红怒了,但是看起来没有想上去q一下持宝人。 至于这个气急败坏的国宝帮,叫保安呗! 张扬刚想去找人,突然听到那边开始大放厥词: “这个活动征集拍品,是假的,假征集,他们打的广告是骗饶……” 嗯? 抨击我办的活动? “来来来,借过借过。” “都让一让,这个国宝帮让我来!” 张扬成功扒拉开围观的群众,走到了窦老师的鉴定台前。 直面国宝帮大爷。 他先看了一眼对方手里的东西,2017年的仿品。 仿宣德青花的苏麻离青,仿得惨不忍睹,某宝一百块水平。 怪不得敢举高高。 “宝友,你安静一点。”张扬压了压手。 “你谁啊?”国宝帮大爷怒目而视。 “我是国家文物局专家库的文物保护专家,我姓张。” “你可以称呼我一声——张老师。”张扬自我介绍道。 虽然省略了专家前面“实习”两个字,但想来现场应该没人会戳穿他。 多次实践的经历告诉张扬,这个名头够响亮,比博物馆副馆长好用多了。 “专家怎么了,你不是鉴定杂项的吗?你能看得懂瓷器?” 大爷很会找角度,张扬笑着摇了摇头: “我可能不太懂瓷器,但是我懂国宝帮啊。” “你你这件拍卖了850万,拍卖成交的合同在哪里?” “忘带了!”大爷很果断的答道。 “行,那你参加的是哪家拍卖机构的拍卖会,总知道吧?” “佳士得、苏富彼、还是保利?” 国宝帮大爷思考了一会,觉得不能踩张扬话里的坑。 他犹豫着,听了旁边一位老阿姨的提醒道: “都不是,是嘉德!” “好嘞!”张扬鼓鼓掌,面向围观的宝友:“大家注意啊,嘉德,九五年的时候,没有在香江开过拍卖会!” “以后这样的,全是骗子!” “我想大家也不愿意自己的藏品,和这种来源不明的东西一起拍卖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