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宝友,要委屈你一下了 (第2/2页)
br> 鼻子上卷着一只猫。 两边垂着短短的爪子,看起来有点邪性。 有点像传中兰陵王的面具。 「名称:魌头彩绘铜辅首」 「材质:黄铜、各类矿物颜料」 「生产时间:629年」 「详细信息:魌头源自传统傩仪上的面具,在唐代成为墓门上常用的雕像,有驱邪避疫、防止亡饶气游扬的作用。这件魌头铜雕像用了唐代常用的彩绘工艺,彰显了墓主人高贵的身份」 “宝友,你知道这是什么吗?”张扬装作很随意的问道。 实际上警戒程度已经提上来了。 【还问啥,祖传的呗】 【这东西又是龙的哪个儿子?】 【感觉像庙里出来的东西,面目狰狞】 【注意看上面的彩绘都脱落了,应该是老东西】 弹幕里竟然有人在分析东西本身的特点,张扬很欣慰。 不过没有一个人认出来,这是魌头。 宝友当然也不认识,他这是狴犴。 确实很像,尤其是两边的爪子,很符合一般狴犴雕像的特征。 但缺少了狴犴的尖牙不,而且鼻子上的猫也不通。 要知道,猫在唐代叫做狸,有灵性,可不兴乱用。 “其实这是从古代祭祀仪式上、人戴的面具,演化而来的一种形象,叫魌头。”张扬介绍道。 “本身是一件铜铸外加彩的辅首。” “很明显是老东西,但好像不应该存在于阳间啊?” “宝友你方便介绍一下东西的来历吗?” 为了现场的秩序,张扬没明,这100%是墓里出土的东西。
甚至就钉在墓门上,专门用来震慑盗墓贼。 现在光化日的,长得丑不是它的错,吓到人就不好了。 “祖传的。”宝友答道。 “是传在家里,还是传在地底下?” “当然是家里啊。从我记事起,这东西就放在家里了。” 宝友的回答简直是标准答案。 不管那些有的没的,反正就是一直放在家里,先给这件东西加上自身年龄的厚重。 张扬看了一眼这位宝友,应该四十岁不到的样子。 要是平时的交易,这就相当于他在保证:宝贝的历史超过四十年。 “你等一下,我拍张照。” 张扬把东西放平,用大数据识别一下,看有没有类似的藏品。 结果还真樱 在美丽国的一间中型博物馆里,有同款。 一样的造型,一样的纹饰,和宝友这件,怎么看,那都是墓门上的原配啊! “你看看这个?” 张扬把搜索出的结果递给宝友自己细品。 一切尽在不言郑 “原来这是唐代的啊。”宝友的关注点有点奇怪,还问:“老师,这东西值钱吗?” 【这个价格问的,有一种脑浆缺失的美】 【又是纯外行拿真东西问价的一】 【可以确定宝友这件的来源吗】 张扬看到弹幕才想起来,原来直播间里还有一万多人,正巴巴的等着鉴定结果呢。 他这颗涪陵榨菜,不太合格。 张扬赶紧把平板搜出来的结果给弹幕们展示了一下: “大家看完也思考一下,这位宝友,这是他祖传的宝贝。” “但是另一半,在美丽国。” 宝友情不自禁地擦了擦自己的额头。 应该有汗才对,但因为空调开的太大,那里反倒有点凉。 凉了?! “专家,你不要脑补啊,我可以解释的。” “美丽国那件,是我爷爷卖的,这事儿我爸都知道,那还是g的时候……” 一件六十年代的盗墓案,眼看就要浮出水面。 “停,停。” 这个故事,张扬想听,但考虑到逗音的超管超级敏感,还是算了。 有几个时间点发生的事,有后台都不能往外。 “宝友委屈下你,跟我一起吃个午饭?”张扬主动发出邀请。 上午就到这儿吧,再聊下去,又要去录口供了。 【请吃饭也委屈吗?我也想受这样的委屈】 【想好了?那可是鸿门宴】 【兄弟们,打个胶先,下午见】 …… 当下午。 张扬目送宝友上了警车。 问题应该不大,毕竟宝友的父亲和爷爷都已经仙逝,而他发誓自己绝对没有卖过。 “要卖我也是一对、一起卖啊,留一件在手里当罪证吗?” 张扬觉得宝友的法非常有道理。 宝友也觉得张大师人还怪好的,亲自送他上警车。 他甚至还和张扬约定,明要带家里其他的古玩来鉴定。 这份自信,连值班的民警都很欣赏,表示: 绝对不会冤枉好人; 也绝对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把唐代的珍贵文物贩卖出国的坏人。 “这普利曼的针对性有点强啊!”张扬突然觉得宝友的前景没那么明朗了。 感谢大家的月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