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5章:夜未央 (第4/4页)
大概不会。 朱塬已经推广普及了一种,工装,目前已经不只是明州那边的渔户在用,玄武湖北边的工业区,也在逐渐推广。 老朱都认可了的。 毕竟工装这种衣服,穿起来干活,真的很方便。 至于这年代的着装礼仪。 仔细说起来,历朝历代,那些能传下来的服装样式,普遍都和最底层的平民没有太大关系。 最底层,说一句‘衣不蔽体’,很多人或许会觉得夸张。 其实一点都不夸张。 记得曾经就看过一张清末的老照片,一家人拍照,几个孩子,无论男女,都光着腿,勉强遮住的上身,也只是一些近乎破烂布片的东西。 因此,这种时代条件下,有衣服穿,就是幸运的。 至于华夏的传统服饰,这也是不能马虎的,不过,朱塬觉得,只要各种正式场合穿着,就足够了。 看过了时装展示,缅怀了一下注定回不去的曾经,又找了一件趣事。 春联。 这是去年就产生的念头,关于春联,记得还是曾经老朱提倡出来的。 因为种种顾忌,去年不好提出这件事,今年就没问题了,打算这两天就和老朱说一说,或许,如同昨日青霉素连带的‘孝子救父’美谈一样,这件事,老朱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已经传开。 再说春联,还可以把老朱的给屠户写对子的传说也复制一下。 那幅对联。 嗯…… 仔细想想,倒是记了起来。 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斩断是非根。 很霸气。 野史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但这一句,气势上,倒是和同样传闻是老朱的那首‘杀尽江南百万兵’类似。 当下,自家和女人们对对子,可不能这么刀光剑影。 春联啊。 朱塬先来,曾经记得很清楚的一个,因为很常见。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门。 自家大人这么通俗,本来还有些担心的大小女人们,也就来了性子,跟着凑起各种各样的联子。 大部分也都挺通俗。 朱塬还又喊来了写意,亲自挑选了几个……当然,其中之一,就是自己那个,吩咐某个妮子,等二十八那天,就用红纸写了,贴自家大门上。 这也算一种超越时空的怀念。 另外,还有‘福’字。 到时候,也一定要写很多很多的福,然后,一定要在屋内,把福字倒过来贴。 ‘福’到了。 写意记得去年自家大人就念叨过几句,不知为何,没有具体去做。这一次,这种事情,既然是大人吩咐的,当然没意见。 朱塬跟着倒是又想到了鞭炮。 去年还以为这年代没有鞭炮,其实是有的,然而,恰好也是今年,根源倒还是在朱塬这里,由于硝石和硫磺的严格管制,使得鞭炮转眼不再,大家要放,也只能烧一烧最原始的‘爆竹’了。 没想到啊。 曾经…… 朱塬是不怎么同意某些禁令的。 倒是穿越了,自己反而提前了几百年,间接地制定了某些禁令。 或许,将来能够放宽一些。 比如官方组织制作烟花爆竹进行燃放。 短期内,还是算了。 硝石和硫磺,当下都属于战略物资,不能乱搞,就算接下来几年没有大的战事,但,各种基建工程,开山破石,需要的火药……也是巨量的。 反正…… 花灯也不错啊。 比如又是稼轩的那个: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这其实就是宋时元宵放灯的景象。 只是想像一下那种人间如同倒置银河的璀璨场景,其实也不比烟花差啊。 于是又喊来写意。 今年的花灯也要好好准备,不需要在意开支。 热闹最重要。 暖阁内。 写意答应着,这次却没有再离开,轻声提醒:“大人,已是近了亥时,该歇了。” 朱塬没有喝酒,却感觉有些醉,摇头道:“还不到九点呢,今天……不急,嗯,红酥,黄藤,她们俩呢,喊来给我跳支舞吧。” 写意不知今晚为何,想想还是吩咐下去。 很快,红酥和黄藤,一对擅长软舞的姑娘到来。 还有捧着一把古琴的阑珊。 朱塬又吩咐,吹熄了屋内的几朵蜡烛,只留暗暗的灯光,让阑珊来到对面。 今天中午没有午睡。 本来…… 还不觉得累,不过,写意一题,临近晚上九点,倒是多了几分睡意。 不打算挪窝了。 这边很暖和。 两个姑娘在一旁摆好了架势,朱塬示意可以开始。 昏蒙灯光下,淡淡的琴音,软舞轻摇里,朱塬一边让庄二十二娘往里挪了挪,把伍三娘喊上来,靠在女人怀里:“今晚,就你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