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五十章 这,才是新学 (第2/3页)
br> 何晏看到杨彪和杨修目瞪口呆的模样有些好笑。 诚如何晏刚才说的,粪肥之法推广后收益的始终是百姓,由谁发明的并不重要。 况且…… 就算将这个功劳报上去能干啥? 连曹cao目前对何晏都是封无可封,汉室还能给何晏封公不成? 至于钱财…… 算了算了,何晏可不想看到荀令君到时候来他面前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穷,就汉室兜里那两个五铢钱,何晏是真的看不上。 “慎侯,这是千亩良田的地契,还请你收下吧。” 杨修在面对何晏的大度时心中更加羞愧了。 这股羞愧对于这样的天才来说就是卡在心里的一根刺,要是不拔除掉,杨修估计得难受一辈子。 “不必了。” 何晏还是拒绝。 “这田地在我手中还是在杨氏手中都是一样的。” “若是德祖实在过意不去的话,我倒是有一个想法。” “贤侄请说!” 杨彪抢在何晏面前将话说了出来,生怕何晏再将自己的话给咽下去。 “据我所知,弘农杨氏在关中拥有良田千顷,难道杨公就没有什么想法?” 想法? 杨彪和杨修有些疑惑。 “贤侄还请明说,就不要和老夫绕弯子了。老夫毕竟上了岁数,好多事情已经想不明白了,不如你们这些年轻人思路活跃。” 何晏微微点头:“我的意思是,一旦粪肥全部运用于田地,粮食的价格必然暴跌。” “到时候,杨公大可直接收购关中之田,并与关中、河东的世家成立关中粮铺,控制粮价,如此……杨公以为事可为矣?” 收田? 控粮价? 别说杨彪,杨修这会都感觉自己脖子凉飕飕的。 何晏到底知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难不成是嫌曹cao的刀不够快? 粮价关乎到社稷稳定,一直以来都是官府的头等大事。要是动别的还好商量,但若是动了粮价……那纯纯是在挑战官府了。 “贤侄,此事未免有些,未免有些……” 杨彪虽然年纪已经很大了,但他暂时还不想这么快去见列祖列宗。 正因为活的岁数长,杨彪很清楚什么东西能碰,什么东西碰不得。 这粮价,毫无疑问就是碰不得的东西。 “还请杨公等我说完。” 何晏示意杨彪稍安勿躁:“控制粮价,自然不是说要与官府作对,威逼百姓。” “等到粮食增产后,粮价大跌是可以预见的事情,就算杨公等人不卖粮食,也会有其他人卖粮食……既然如此,为什么不干脆直接将粮食垄断呢?” 杨彪还是一脸苦笑:“贤侄,此事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若是粮价低了,百姓辛苦一年种的粮食却不能养活自己,那你让他们做什么去呢?” 谷贱伤民。 这四个字的学问可大着呢。 粮食若是便宜了,让百姓没有赚头,那谁还会老老实实的在田里种地? 若是卖的贵了,不说官府会上门喝茶,就连老实本分的百姓也会变成穷凶极恶的匪徒上来抢粮,那更加的得不偿失。 “没错,我就是要将粮价压到最低!低到除了我们以外的所有人都不愿意种地!” 何晏说这话的时候语气中有些冷酷,与刚才那种“胸怀天下”的圣贤模样堪称两个极端。 杨彪和杨修再次异样的看着何晏。 显然,父子两都在怀疑何晏是不是疯了…… 杨修倒还好一点,虽然不太明白,但胆子很大,能跟上何晏的思路。 于是杨修带着些结巴的问道:“那慎侯……百姓不去种地了,你让他们去做什么呢?” 老百姓不种地,那还叫老百姓吗? 流民?土匪?大盗? 现在的世俗观念中,老百姓不种地,就是不学好!就是穷凶极恶! 哪怕是夏桀、商纣在世,他们也不敢说不让百姓种地。 不然的话,那就是自掘坟墓、自取灭亡。 用土地绑定百姓,几乎是千年来历代统治者的经验,现在何晏突然说不让百姓种地,这让杨修都怀疑何晏是不是曹cao敌人派过来的卧底,打算坑死曹cao…… “自然是有去处的。” 何晏看了看窗口,整个何坞的景象都收入眼中。 “杨公、德祖,你们若是有兴趣的话,就跟我在这何坞中转转如何?” 杨彪与杨修虽然对何晏的卖关子有些无奈,但还是起身跟在何晏后面去逛逛这何坞。 三人都穿着粗布常服,走在路上也只当是一老翁带着自家子侄闲逛,并没有引起他人注意。 何晏带着杨彪和杨修来到市集后就坐在角落中观看着来往的行人。 “杨公、德祖,你们看。” 何晏抬手示意让他们去看市集上的一个摊铺。 父子两闻声看去,发现是一对年轻的夫妇在摊位上挑选着衣裳。 杨彪和杨修看了半天都没看出个花来,直到这对夫妇卖完衣裳离去他们都还是一头雾水。 “二位看明白了吗?” “……” 杨彪和杨修眼中尽是清澈的愚蠢,只能是听何晏为他们解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